[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1629.9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7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谢平;胡仔仲;张正雨;李新盛;王婧帆;刘庆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B1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21002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玻璃体 视网膜 手术 角膜 接触 固定 装置 | ||
一种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支撑器;所述支撑器可拆卸的套接在固定环上;所述固定环包括上部承载角膜接触镜的承载部和下部贴合患者眼球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底部设有尖刺,尖刺外层覆盖有一侧硅胶膜,所述贴合部外侧设有连通硅胶膜里侧的抽气口;所述支撑器上下部位支撑患者的上下眼睑,于中间部位连接固定环,限位固定环;该装置构建一全新的角膜接触器固定环,采用不同的承载固定形式对其角膜接触镜承载固定,相较于现有于眼球上缝合形式固定而言,对患者眼球的损伤小,固定更稳定,且使用形式更灵活,有助于整体手术质量、效率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非接触广角系统广泛应用,可为术者提供大范围的手术视野。然而由于非接触广角系统成像为虚像,使得视网膜,尤其黄斑区的精细操作的手术受限,因此会采用直接角膜接触镜用以观察到实像,提供更好的清晰度,以顺利完成精细手术操作。然而,角膜接触镜的使用常需配合角膜接触镜固定环使用,用于防止接触镜倾斜、移位。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分为两种,一种固定环带有两侧脚,术中利用缝线将固定环侧脚经过结膜缝合在浅层巩膜,从而达到固定接触镜的目的。此种固定环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缝合,延长手术时间,并且缝合会导致眼表损伤,可造成广泛结膜和巩膜表面出血、甚至眼球穿孔等额外的风险,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另一种不带侧脚的固定环,可直接置于角、结膜缘,此种固定环的不足之处则是在于其与角、结膜接触面小,术中易滑动,接触镜固定效果不佳,影响术中观察眼底。因此目前急需一款无需缝合并且固定效果好的的角膜接触镜固定环,在不造成眼损伤的同时获得清晰的精细手术操作视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通过固定环的重新设计,使其无创的稳定贴合于患者眼球表面,承载角膜接触镜,解决上述现有固定环对眼球造成损伤,固定不稳定的问题。
为了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效果,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角膜接触镜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环、支撑器;
所述支撑器可拆卸的套接在固定环上;
所述固定环包括上部承载角膜接触镜的承载部和下部贴合患者眼球的贴合部,所述贴合部底部设有尖刺,尖刺外层覆盖有一侧硅胶膜,所述贴合部外侧设有连通硅胶膜里侧的抽气口;
所述支撑器上下部位支撑患者的上下眼睑,于中间部位连接固定环,限位固定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的承载部内部设有限位角膜接触镜边缘的承载圆台,外周设有圆弧槽,所述承载部侧边上还开设有半圆凹槽,所述固定环的贴合部的抽气口下方设有环绕该固定环一周的抽气道,所述抽气道上圆周分布有贯穿至硅胶膜内侧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口连通抽气道,所述抽气口处设有橡胶塞;
进一步的,所述硅胶膜可拆卸的黏贴于固定环的贴合部底部,完全覆盖其底部尖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器包括转接器,以及活动连接在转接器上的基础支撑构件、活动套接于基础支撑构件上的活动支撑构件,所述转接器包括可拆卸的套接与固定环的圆弧槽上的固定圈,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环两侧连接套筒;
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支撑构件包括两平行分布的承载圆筒,以及固定设置在其一端的拿持块和撑开条,所述承载圆筒另一端套接活动支撑构件,所述承载圆筒活动套接在连接套筒内;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支撑构件包括活动套接于基础支撑构件的承载圆筒内的两平行支撑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支撑杆相较于基础支撑构件远端的拿持块和撑开条;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圆筒内设有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承载圆筒内腔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16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疲劳热作模具钢
- 下一篇:一种电钻齿轮箱的跳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