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2629.0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3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江;景伟;刘刚;罗雨;孙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科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利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8/10 | 分类号: | B01J8/10;B01J8/08;C08F8/22;C08F110/02 |
代理公司: | 淮安菁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78 | 代理人: | 冯晓昀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 聚乙烯 节能 生产 方法 | ||
1.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物料反应釜(1)中加入水,并在水中加入聚乙烯、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和自由基引发剂后搅拌,通入氯气,在通入氯气同时,通过蒸汽加热或反应热升至一定温度,通入一定量氯气,得到物料A;
2)将步骤1)中在物料反应釜(1)内所得的物料A依次通过反应出料管(11)、二级预热管B(28)和稀释进料管(12)连通进入酸水稀释釜(2)内,通过稀释进水管(24)将回收水或冷凝水池中的工艺水通入酸水稀释釜(2)内稀释物料A中酸的浓度,得到物料B;
3)将步骤2)中在酸水稀释釜(2)内所得到的物料B通过稀释出料管(13)连通进入酸水缓冲罐(3)内,所述酸水缓冲罐(3)通过酸水泵出管(14)将物料B输送进入换热器A(32)的进料口A,所述换热器A(32)的出料口A通过中和进料管(15)连通进入物料中和釜(5)内,所述物料中和釜(5)内的物料B通过碱液中和,得到物料C;
所述步骤3)中,所述酸水稀释釜(2)内,在物料反应釜(1)中的物料A进入酸水稀释釜(2)内通过稀释进水管(24)进行多次加水稀释,该物料A的稀释前期、每当稀释进水管(24)加入的水使酸水稀释釜(2)内的酸水体积达到酸水稀释釜(2)的额定容积时、就将酸水稀释釜(2)内的酸水通过稀释出料管(13)进入酸水缓冲罐(3)内,直至酸水稀释釜(2)内所剩的酸水体积为酸水稀释釜(2)的额定下限容积;该物料A的稀释后期、每稀释进水管(24)加入的水使酸水稀释釜(2)内的酸水体积达到酸水稀释釜(2)的额定容积时、就将酸水稀释釜(2)内的酸水通过稀释回流管(31)回流进入物料反应釜(1)内用于再次反应;
4)将步骤2)中的冷凝水池中的水通过冷却水进水管(16)输送进入所述换热器A(32)的进料口B,所述换热器A(32)的出料口B通过换热出水管(17)经过一级预热管A(27)后进入冷凝回水管(18);
5)并将步骤3)中在物料中和釜(5)内得到的物料C通过中和出料管(19)进入物料水洗釜(6)内,所述物料水洗釜(6)内的物料C通过水洗去除过量的碱和盐后,得到物料D;
6)将步骤5)中在物料水洗釜(6)内得到的物料D通过水洗出料管(20)进入流化干燥床(7)内,所述流化干燥床(7)底部的热风管(4)将流化干燥床(7)内的物料D加热干燥得到氯化聚乙烯产品后、通过流化干燥床(7)的顶部所设的成品出料管(21)进入成品收集装置进行收集,进入流化干燥床(7)内的物料D多余的水通过流化干燥床(7)底部所设的排水管(34)及时排出;
7)步骤4)中的一级预热管A(27)、步骤2)中的二级预热管B(28)和蒸汽加热管(30)沿着所述热风管(4)内的空气流动方向依次与热风管(4)内对应位置处的空气分别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分散剂为明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二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硬脂酸钠或硬脂酸钾中的一种或多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自由基引发剂为过氧化氢二异丙苯、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苯甲酰、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异丙苯、偶氮二异庚腈或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水稀释釜(2)进入酸水缓冲罐(3)的酸水体积与进入物料反应釜(1)的酸水体积之比在2~3:1的范围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所述热风管(4)通过鼓风机(8)将外界空气吹入热风管(4)内进行加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氯化聚乙烯的节能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所述二级预热管B(28)内的物料A的流动方向与热风管(4)对应于二级预热管B(28)位置处的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科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利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科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科利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26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