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沙壤土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72726.X 申请日: 2021-10-08
公开(公告)号: CN113892409A 公开(公告)日: 2022-01-07
发明(设计)人: 宋春武;李磊;鲁艳;刘亚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25 分类号: A01G22/25;A01G7/06;A01C21/00;A01C1/08;A01B79/02
代理公司: 郑州豫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76 代理人: 轩丽杰
地址: 830011 新疆维吾*** 国省代码: 新疆;6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用于 旱区 壤土 油莎豆 高产 栽培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沙壤土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属于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种、晾晒、冬储、整地、播种、灌溉、田间管理及采收;本发明通过优选种子、调控播种密度、干旱沙地田间管理等综合措施提高干旱区沙壤土油莎豆块茎产量,通过优选块茎留种,晾晒使块茎含水量至10%以下,有效保持油莎豆常温储藏下块茎活力,增大播种萌芽率,通过调整播种密度至20‑40cm行距,最大化提高油莎豆块茎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沙壤土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 L.)属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虎坚果、油莎草、洋地栗和铁荸荠等,主要收获物为地下核状块茎,油莎豆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高的油、粮、饲、药多用新型经济作物,它具有适应性广、生育期短、生物量大、含油量高、附加值高等特性,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的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上世纪50年代,我国的油莎豆最早从苏联引种并在北京植物园试种成功;70年代,我国再次掀起了油莎豆种植高潮,但是相继暴露出许多问题,如种植成本过高,市场销路狭窄等,导致农民种植油莎豆的热情快速衰退。21世纪之后,随着对油莎豆的油、粮、饲、药等价值的深入了解,加之油莎豆栽培和深加工技术的日益提高和完善,我国部分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广西、湖南、湖北、河北、北京、吉林等地又开始小规模种植油莎豆,此后在2015年11月和2016年6 月,农业部分别发文《关于“镰刀弯”地区玉米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和《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建议在适宜地区示范推广种植油莎豆,以调整种植结构和增加新的食用油来源。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国油莎豆种植面积约10万余亩,2019年油莎豆种植约15万亩左右。

油莎豆耐干旱和贫瘠,特别适合在沙质土壤上生长,新疆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43.41%,是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光热条件与油莎豆原产地(北非尼罗河流域)相似,能满足油莎豆生长发育的沙性土壤地域很广,种植油莎豆潜力巨大。同时,油莎豆生长迅速,在沙土中种植很快可以覆盖沙质土地,具有天然防风固沙的作用,因此在水源有保障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油莎豆种植业,创新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实现生态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三生”共赢目标,是解决油莎豆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途径。

然而当前干旱沙区,油莎豆产业发展仍较为缓慢,规模化推广种植方面还有很多局限,由于种植地域差异、投入水平差异,出现油莎豆主产品质量不高、产量不高,直接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也间接影响到油莎豆深加工企业优质原料供给问题。研究和推广应用油莎豆在沙区的高产栽培技术是目前以至今后干旱区油莎豆生产的主要任务,当前干旱区已有关于油莎豆种植方法、油莎豆与其他作物间作种植方法、盐碱地种植方法等,尚未见有关干旱沙区油莎豆高产栽培的方法。

油莎豆是目前已知适合在沙壤土中生长,且块茎器官中可积累大量油脂的特种经济作物,但其块茎产量因不同的选种方式、土壤状况、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区别很大,所以通过栽培技术创新提高干旱区沙壤土油莎豆的块茎产量显得尤为迫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干旱区沙壤土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解决干旱区沙壤土油莎豆栽培时,块茎直播出苗率低、产量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干旱区沙壤土的油莎豆高产栽培方法,包括选种、晾晒、冬储、整地、播种、灌溉、田间管理及采收,所述晾晒是使油莎豆块茎含水量至10%以下;

所述播种是播种量为8~15kg/亩,播种深度为4~5cm,播种行距为20~40cm。

优选的,种植前对块茎进行选种,挑选出萌芽率高的健康优良块茎。

优选的,将晾晒后的块茎进行冬储,所述冬储包括以下步骤:

(1)块茎晾晒好后装袋,且每袋重量不超过15k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27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