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镀污泥回收铬、铜、镍和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3136.9 | 申请日: | 2021-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友良;周保学;李金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良仁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C22B34/32;C22B15/00;C22B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18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污泥 回收 工艺 | ||
1.一种电镀污泥回收铬、铜、镍和钴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步骤1)重金属浸出:将电镀污泥溶于强酸溶液,搅拌反应,溶解pH值为2.0;过滤,使不溶性固体残渣与溶液分离,得到含有铬、铁、铜、镍、钴离子的滤液A;
步骤2)铬的沉淀分离:将步骤1)得到的滤液A稀释至含Cr3+量1~3%,缓慢均匀加入NaOH溶液,溶液pH由2.0最终调至4.0,铬离子与NaOH反应形成氢氧化铬沉淀,其中NaOH溶液的加入过程,采用分阶段梯度浓度加入,具体为:每阶段NaOH缓慢加入、时间为2~4小时;NaOH溶液加入的阶段数分为n=3~5,第一阶段加入的NaOH浓度C1为含量5%的NaOH溶液,随后各阶段浓度梯度的控制条件为0.4≤Ci/Ci-1≤0.8,i表示某一阶段,各阶段溶液pH控制的增量为ΔpH≈2/n;添加NaOH结束后搅拌过滤,滤液为含有铁、铜、镍、钴离子的滤液B,沉淀经洗涤压滤后得到颗粒分散均匀、结晶度好、杂质含量低的氢氧化铬;
步骤3)铁杂质的去除:在步骤2)得到的滤液B中,缓慢均匀加入3%NaOH溶液至pH4.50,并通入空气,缓慢搅拌反应5小时,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得到含有铜、镍、钴离子的滤液D;
步骤4)铜的沉淀分离:在步骤3)得到的滤液D中,缓慢均匀加入NaHCO3溶液,溶液pH由4.5最终调至5.5,铜离子与NaHCO3反应形成碳酸铜沉淀,其中NaHCO3溶液的加入过程,采用分阶段梯度浓度加入,具体为:每阶段NaHCO3缓慢加入时间为2~4小时,NaHCO3溶液加入的阶段数可为n=3~5,第一阶段加入的NaHCO3浓度C1为含量5%的NaHCO3溶液,随后各阶段浓度梯度的控制条件为0.4≤Ci/Ci-1≤0.8,各阶段溶液pH控制的增量为ΔpH≈1/n;添加NaHCO3结束后搅拌过滤,滤液为含有镍、钴离子和少量铜的滤液E,沉淀经洗涤压滤后得到颗粒分散均匀、结晶度好、杂质含量低的碳酸铜沉淀;该过程回收总铜量95%;
步骤5)铜的萃取分离:步骤4)得到的滤液E,经由现有铜离子萃取剂萃取滤液中剩余的铜离子,油相经反萃得到用于制备铜的化合物及其盐的含铜溶液;水相为含镍、钴离子溶液F;
步骤6)镍的萃取分离:步骤5)得到的水相含镍、钴离子溶液F,经由现有镍离子萃取剂萃取水相中的镍离子,油相经反萃得到用于制备镍的化合物及其盐的含镍溶液;水相为含钴离子溶液G;
步骤7)钴的萃取分离:步骤6)得到的水相含钴离子溶液G,经由现有钴离子萃取剂萃取水相钴离子,油相经反萃得到用于制备钴的化合物及其盐的含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良仁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良仁化工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313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光互补型节能LED路灯
- 下一篇:一种水暖设备供热设备及其热循环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