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流冲击式气泡嵌入型矿石破碎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3569.4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03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刘全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卓维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9/06;B02C4/08;B02C4/42;B01D35/027;B02C23/18;B02C25/00;B03C3/04;B03C3/78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冲击 气泡 嵌入 矿石 破碎 加工 装置 | ||
1.一种水流冲击式气泡嵌入型矿石破碎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支撑机构(1)、穿击流式水循环撞击型矿石预先破碎机构(5)、冲击流冷却式气泡爆炸型水源降温存储机构(18)、静电吸附式金属保留型粉尘收集过滤机构(28)、脉冲喷射式防堵塞型滤网除杂机构(37)、搅拌式碎石排序下料机构(42)、联动式碎石无尘传输机构(49)、碎石对撞式挤压破碎机构(56)和磁动力式推动型碎石清理机构(62),所述主体支撑机构(1)包括底板(2)、支撑架(3)、承载板(4)、无尘破碎箱体(7)和传输框架(50),所述支撑架(3)对称设于底板(2)的一端上壁,所述承载板(4)对称设于底板(2)远离支撑架(3)的一端上壁,所述无尘破碎箱体(7)设于承载板(4)远离底板(2)的一侧之间,无尘破碎箱体(7)为一端开口的腔体,所述传输框架(50)设于支撑架(3)上壁,所述传输框架(50)远离支撑架(3)的一侧贯穿无尘破碎箱体(7)的开口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的一侧内壁,所述穿击流式水循环撞击型矿石预先破碎机构(5)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靠近支撑架(3)的一端,所述冲击流冷却式气泡爆炸型水源降温存储机构(18)设于底板(2)上壁,所述静电吸附式金属保留型粉尘收集过滤机构(28)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侧壁,所述脉冲喷射式防堵塞型滤网除杂机构(37)设于静电吸附式金属保留型粉尘收集过滤机构(28)侧壁,所述搅拌式碎石排序下料机构(42)设于传输框架(50)靠近支撑架(3)的一端,所述联动式碎石无尘传输机构(49)设于传输框架(50)内壁上,所述碎石对撞式挤压破碎机构(56)设于传输框架(50)远离支撑架(3)一端的下方无尘破碎箱体(7)上,所述磁动力式推动型碎石清理机构(62)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底部;所述搅拌式碎石排序下料机构(42)包括下料箱体(43)、下料电机(44)、搅拌轴(45)、搅拌辊筒(46)、主动齿轮(47)和固定支架(48),所述固定支架(48)设于传输框架(50)远离无尘破碎箱体(7)的一端上壁,所述下料箱体(43)设于固定支架(48)远离传输框架(50)的一侧,下料箱体(43)为上下贯通设置,所述搅拌轴(45)转动设于下料箱体(43)内壁,所述搅拌辊筒(46)设于搅拌轴(45)外侧,所述下料电机(44)设于下料箱体(43)侧壁,所述搅拌轴(45)贯穿下料箱体(43)设于下料电机(44)动力输出端,所述搅拌轴(45)远离下料电机(44)的一端贯穿下料箱体(43),所述主动齿轮(47)设于搅拌轴(45)远离下料电机(44)的一端;所述联动式碎石无尘传输机构(49)包括传送辊轴(51)、传送辊筒(52)、传送带(53)、从动齿轮(54)和齿轮带(55),所述传送辊轴(51)多组转动设于传输框架(50)内壁,所述传送辊筒(52)设于传送辊轴(51)外侧,所述传送带(53)绕设于传送辊筒(52)上,所述传输框架(50)靠近主动齿轮(47)一端的传送辊轴(51)贯穿传输框架(50)内壁,所述从动齿轮(54)设于传送辊轴(51)贯穿传输框架(50)的一端,所述齿轮带(55)绕设于主动齿轮(47)与从动齿轮(54)之间,齿轮带(55)分别与主动齿轮(47)和从动齿轮(54)啮合;所述穿击流式水循环撞击型矿石预先破碎机构(5)包括高压水泵(6)、抽水管(9)、出水管道(10)、分流管道(11)、支撑板(12)、连接管道(13)、环形冲击管道(14)、冲击喷头(15)、回水口(16)和过滤网(17),所述高压水泵(6)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一侧的底板(2)上壁,所述抽水管(9)设于高压水泵(6)动力输入端,所述出水管道(10)设于高压水泵(6)动力输出端,所述支撑板(12)对称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靠近高压水泵(6)的一侧,所述分流管道(11)设于支撑板(12)之间,所述出水管道(10)远离高压水泵(6)的一侧连通设于分流管道(11),所述环形冲击管道(14)多组设于传输框架(50)上壁,所述连接管道(13)贯穿无尘破碎箱体(7)侧壁连通设于环形冲击管道(14),分流管道(11)将水源进行分流,水源分流到连接管道(13)内,连接管道(13)将水源输送到环形冲击管道(14)内,所述冲击喷头(15)多组连通设于环形冲击管道(14),冲击喷头(15)与传输框架(50)相对设置,所述回水口(16)设于冲击喷头(15)下方的无尘破碎箱体(7)底部,所述过滤网(17)设于回水口(16)内壁;所述静电吸附式金属保留型粉尘收集过滤机构(28)包括集尘箱体(29)、排气口(30)、抽气扇(31)、金属网静电吸附层(32)、广口吸尘头(33)、集尘管道(34)、输送管道(35)、固定夹(36)和静电发生器(68),所述集尘箱体(29)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远离分流管道(11)的一侧,所述排气口(30)设于集尘箱体(29)上壁,所述抽气扇(31)设于排气口(30)内,所述金属网静电吸附层(32)设于集尘箱体(29)内壁,所述集尘管道(34)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上方,集尘管道(34)两端贯穿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内部,所述广口吸尘头(33)对称设于集尘管道(34)两端,广口吸尘头(33)设于无尘破碎箱体(7)内部,广口吸尘头(33)连通设于集尘管道(34),所述输送管道(35)连通设于集尘管道(34)与集尘箱体(29)之间,所述固定夹(36)设于集尘箱体(29)与输送管道(35)之间,所述静电发生器(68)设于集尘箱体(29)远离无尘破碎箱体(7)的一侧,静电发生器(68)动力端贯穿设于集尘箱体(29)内部;所述冲击流冷却式气泡爆炸型水源降温存储机构(18)包括储水箱体(19)、超声振荡器(20)、涡流管(21)、空气压缩机(22)、压缩气体排出管道(23)、压缩进气管道(24)、冷气管道(25)、冷却铜板(26)和管道夹(27),所述储水箱体(19)设于回水口(16)下方的底板(2)上壁,储水箱体(19)为上端开口的腔体,抽水管(9)远离高压水泵(6)的一侧连通设于储水箱体(19),所述超声振荡器(20)设于储水箱体(19)侧壁,超声振荡器(20)动力端贯穿设于储水箱体(19)内部,所述涡流管(21)设于集尘箱体(29)远离固定夹(36)的一侧,所述空气压缩机(22)设于涡流管(21)一侧的无尘破碎箱体(7)侧壁,所述压缩气体排出管道(23)设于空气压缩机(22)动力输出端,所述压缩进气管道(24)连通设于压缩气体排出管道(23)与涡流管(21)动力输入端之间,所述冷气管道(25)连通设于储水箱体(19)与涡流管(21)动力输出端之间,所述管道夹(27)设于集尘箱体(29)侧壁与冷气管道(25)之间,所述冷却铜板(26)设于储水箱体(19)靠近冷气管道(25)的一端底壁;所述脉冲喷射式防堵塞型滤网除杂机构(37)包括电磁脉冲阀(38)、喷射管道(39)、喷射口(40)、脉冲进气管道(41)和控制阀(71),所述电磁脉冲阀(38)设于涡流管(21)上方的集尘箱体(29)侧壁,所述喷射管道(39)设于金属网静电吸附层(32)上方的集尘箱体(29)内壁,喷射管道(39)贯穿集尘箱体(29)内壁设于电磁脉冲阀(38)喷气端,所述喷射口(40)设于喷射管道(39)底壁,所述脉冲进气管道(41)连通设于压缩气体排出管道(23)与电磁脉冲阀(38)进气端之间,所述控制阀(71)设于脉冲进气管道(4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卓维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卓维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35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