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霍山石斛栽培方式和年限的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4841.0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7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龙;海城英;付海燕;杨健;陈亨业;龙婉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李欣荣;刘秋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霍山 石斛 栽培 方式 年限 鉴别方法 | ||
1.一种霍山石斛栽培方式和年限的鉴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四苯基锌卟啉粉末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将所得四苯基锌卟啉溶液加入霍山石斛粉末中,混合均匀,干燥,研磨,得测试样品;分别测定所得测试样品在400~4000cm-1和4000~10000cm-1处的纳米效应中红外光谱和纳米效应近红外光谱;
2)将所得的纳米效应近红外光谱和纳米效应中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然后进行VIP值提取对应光谱的特征峰波段,再将提取的特征峰数据进行融合构建新的数据矩阵,以吸光度为变量,样本量为横坐标,对应的吸光度数据为纵坐标,得到霍山石斛的纳米效应特征融合光谱数据矩阵;
3)分别将已知栽培方式和/或已知年份的石斛样品作为建模样品;分别按照步骤1)~2)所述方法得到对应样品的特征融合光谱数据矩阵;结合对应已知栽培方式和/或年份的信息,利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建立基于纳米效应特征融合光谱的智能化识别模型;实现对石斛样品的栽培方式和/或年份的快速鉴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融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所得纳米效应近红外光谱和纳米效应数据,建立PLSDA模型,分析得到每个光谱波数对应的VIP值;提取VIP值大于1的波段,然后将提取的特征峰对应波段按波长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以波长对应的吸光度为变量,样本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构建新的矩阵,得纳米效应特征融合光谱数据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山石斛样品年限分别归属为1年份、2年份、3年份或4年份;栽培方式分别归属为大棚栽培或仿野生种植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霍山石斛粉末的粒径为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四苯基锌卟啉与霍山石斛粉末的质量比为1:25~30;四苯基锌卟啉溶液的浓度为1~1.5×10-2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特征融合光谱数据对霍山石斛样品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将霍山石斛样品分别归属为1年份、2年份、3年份或4年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特征融合光谱数据对霍山石斛样品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将霍山石斛大棚栽培与仿野生种植方式进行区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民族大学,未经中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484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