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吸附型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5208.3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蓝小天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吸附 重金属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适用于重金属处理装备领域,提供了一种纳米吸附型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H调试组件、支撑架、纳米试剂释放组件以及一级沉淀组件,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PH调试组件包括酸碱试剂组件、检测容器、第一控制阀以及PH电子测试仪,检测容器放置在支撑架上,检测容器上形成有检测筒,在中央控制器工作前提下,通过第一控制阀与第一泵体的配合,完成对废水溶液PH范围的精准调控,通过第二控制阀,选取合适的纳米试剂容量,让混合溶液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从而纳米试剂在进行吸附作用时可以达到最佳的吸附效果,再通过过滤箱进行多次过滤后,使得流出的溶液洁净程度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处理装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吸附型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重金属废水是指矿冶、机械制造、化工、电子、仪表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含重金属的废水。重金属(如含镉、镍、汞、锌等)废水是对环境污染最严重和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工业废水之一,其水质水量与生产工艺有关。废水中的重金属一般不能分解破坏,只能转移其存在位置和转变其物化形态。处理方法是首先改革生产工艺,不用或少用毒性大的重金属,在生产地点就地处理(如不排出生产车间)常采用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等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中重金属低于排放标准可以排放或回用。
现如今在处理重金属时通常采用的纳米吸附作用的装置,处理过程大致包括,试剂混合,沉淀,过滤,排出。市面上的装备在进行四个步骤时,没有得到极佳的处理环境,过滤不完全,从而导致后续排出废水不达标或是重金属含量残余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吸附型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排出的废水的质量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纳米吸附型重金属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H调试组件、支撑架、纳米试剂释放组件以及一级沉淀组件,所述支撑架放置在地面上,所述PH调试组件包括酸碱试剂组件、检测容器、第一控制阀以及PH电子测试仪,所述检测容器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检测容器上形成有检测筒,所述PH电子测试仪安装在所述检测筒内,所述酸碱试剂组件安装在所述检测容器外壁,所述检测容器下方设置有导流管,所述纳米试剂释放组件包括纳米试剂储存箱以及第一输出管道,所述第一输出管道与所述导流管连接,所述纳米试剂储存箱与所述一级沉淀组件连接,所述一级沉淀组件包括沉淀箱,所述沉淀箱上部与导流管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酸碱试剂组件包括试剂箱、第一泵体以及第二输出管道,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试剂箱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道与第一泵体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管道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形成-度的锐角,所述试剂箱上形成有第二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PH调试组件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以及搅拌杆,所述搅拌电机通过搅拌筋与所述检测容器的上端连接,所述搅拌杆安装在所述搅拌电机下方,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检测容器的内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管道上远离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纳米试剂储存箱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道向下倾斜,与水平面形成-度的锐角,所述纳米试剂储存箱与沉淀箱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纳米试剂储存箱上形成有第二通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箱下端形成倒金字塔型,所述沉淀箱的下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沉淀箱下方设置支柱,放置在地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酸碱试剂组件还包括重力检测仪,所述酸碱试剂组件安装在所述重力检测仪上,所述重力检测仪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重力检测仪检测地数值为G。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阀安装在所述导流管上,所述第一控制阀位于所述导流管上靠近所述检测容器的一端。
更进一步地,所述纳米试剂释放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二控制阀安装在第一输出管道上,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输出管道上靠近所述导流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控制阀位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蓝小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蓝小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52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质勘探用智能钻头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透明纳米纤维纱窗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