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型温控装置及喷墨式生物3D打印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6343.X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高强;卢礼华;张玉麒;纪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20 | 分类号: | B29C64/20;B29C64/393;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孟佳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型 温控 装置 喷墨式 生物 打印机 | ||
1.一种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盖体(1)、连接结构(2)和底座(3),所述盖体(1)和所述底座(3)均包括制冷结构,所述制冷结构适于为生物材料打印成形提供低温环境,所述连接结构(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体(1)和所述底座(3)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一个或多个连接模块,多个所述连接模块竖向叠放,且所述连接模块的个数与所述生物材料的打印高度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盖体(1)的第一制冷结构,所述第一制冷结构包括第一冷却件(12)、第一半导体制冷件(17)和盖板(18),所述第一冷却件(12)与所述盖板(18)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半导体制冷件(17)嵌设于所述第一冷却件(12)与所述盖板(1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8)的底部向靠近所述连接结构(2)的方向延伸设置与所述连接结构(2)配合的第一凸起结构(1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件(22)和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2)之间的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二连接件(23)用于放置观察镜片,且所述第一连接件(2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顶端均设置第一定位凹槽(24),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底端均设置第二凸起结构,相邻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4)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19)相配合或所述第一定位凹槽(24)与垂直方向相邻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第二凸起结构相配合,竖直方向上靠近所述底座(3)的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所述第二凸起结构还与所述底座(3)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包括保温套(21),所述第一连接件(2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3)相互连接后形成连接体,所述保温套(21)环绕设置于所述连接体的周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模块竖向叠放包括多个连接体在竖直方向上顺次排列,且竖直方向上相邻所述连接体的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结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3)的第二制冷结构,所述第二制冷结构包括第二冷却件(36)、第二半导体制冷件(39)和底板(35),所述第二冷却件(36)与所述底板(35)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半导体制冷件(39)嵌设于所述第二冷却件(36)与所述底板(35)之间,且所述底板(35)靠近所述连接结构(2)的顶端设置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相互配合的第二定位凹槽(3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还包括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冷结构侧壁的第一保温件(31)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冷结构顶壁的第二保温件(32),且所述第一保温件(31)和所述第二保温件(32)均与所述底板(35)可拆卸连接。
10.一种喷墨式生物3D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红外观测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型温控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3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