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6455.5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83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严骁智;王念立;祝建峰;邱石;胡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飞通用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28/34;B30B15/26 |
代理公司: | 武汉臻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3 | 代理人: | 胡星驰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泄 电缆 导体 铜带带料 冲孔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冲孔模块、牵引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冲孔模块,包括多个沿铜带带料运动方向布设且与周期的节距相匹配的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用于形成一个周期内的所有槽孔;所述控制模块与牵引模块、冲孔模块信号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牵引模块按照预设的速度牵引铜带带料处于所述冲孔模块工作范围,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冲孔模块使得预设的冲孔组件在冲孔作业时隙内进行冲孔作业。所述方法使得所述多个冲孔组件其中之一按照其位置依次唯一地处于工作状态。本发明实现分段耦合的漏泄电缆不同区段内不同槽孔的冲孔作业,外导体铜带带料无需接带,生产效率高、产品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漏泄电缆加工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漏泄电缆,是允许外导体漏泄的同轴电缆。但是单芯线或双绞线对于高频而言其传输损耗太大,而波导尺寸很大且造价相当昂贵,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的漏泄馈体是同轴电缆,其用薄铜皮做外导体,在外导体上开切不同形式的槽孔。漏泄电缆可分为两类:耦合型和辐射型。其中耦合型漏泄电缆漏泄的电磁能量无方向性,并随距离的增加迅速减小,辐射型漏泄具有方向性,且相同的漏泄能量可在辐射方向上相对集中,并且不会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即在特定的频率、特定的方向上耦合损耗比较小。如何提高漏泄电缆的系统损耗性能是本领域的一项重要问题。
漏泄电缆的系统损耗性能指标的定义为漏泄电缆传输衰减与耦合损耗之和,该指标是链路设计的重要依据。传统漏泄电缆外导体上一般周期性重复开设某一种或一类槽孔,因此沿线的传输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性能一致,但总的传输衰减会随着覆盖距离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导致漏泄电缆系统损耗增加,漏泄电缆的系统损耗较大,无法满足高铁5G覆盖的需求。针对这一问题,行业内出现了分段耦合开槽(或性能渐变)漏泄电缆产品,即沿线传输衰减常数和耦合损耗性能不再一成不变,而是越接近信源侧衰减常数越小、耦合损耗越大,而越远离信源侧的衰减常数越大、耦合损耗越小,可以使漏泄电缆沿线的实际场强分布相对常规漏缆会更加均匀,且可以大大减小整条线路的系统损耗。
然而目前对于分段耦合开槽的漏泄电缆产品,需要将具有不同槽孔的铜带带料焊接、铆接或者直接接触,没有分段冲孔装置,无法做到分段冲孔。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及方法,其目的在于多个沿铜带带料运动方向布设且与周期的节距相匹配的冲孔组件,依次工作,连续地在铜带带料上形成不同的开槽从而完成分段耦合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由此解决目前漏泄电缆外道体铜带带料需要按照分段分别制作再进行接带,导致的生产工序复杂、效率低下、外导体带料不平整、增加系统损耗、降低机械可靠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其包括冲孔模块、牵引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冲孔模块,包括多个沿铜带带料运动方向布设且与周期的节距相匹配的冲孔组件;所述冲孔组件,用于形成一个周期内的所有槽孔;
所述控制模块与牵引模块信号相连,发出控制信号给牵引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牵引模块按照预设的速度牵引铜带带料处于所述冲孔模块工作范围;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冲孔模块信号相连,发出控制信号给冲孔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冲孔模块使得预设的冲孔组件在冲孔作业时隙内进行冲孔作业。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其所述多个冲孔组件,按照其所形成的槽孔处于铜带带料上的位置,保持相邻关系。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其所述多个冲孔组件,按照其所形成的槽孔处于铜带带料上的位置,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漏泄电缆外导体铜带带料冲孔装置,其所述第1至第N冲孔组件在铜带带料牵引方向上按照第1至第N的顺序依次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飞通用电缆有限公司,未经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长飞通用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4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葫芦脲空气净化剂
- 下一篇:一种节段箱梁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