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玻璃窑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6898.4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蒋江;平文亮;肖子凡;刘红刚;陈自发;龚锋杰;王琰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5/027 | 分类号: | C03B5/027;C03B7/02;C03B7/06;C03B7/0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宁 |
地址: | 511600 广东省清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窑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熔窑、主通路及多条支路,熔窑为腔体式结构,且在其侧壁上开设有投料口,每一支路上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其中:主通路连通熔窑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且二者连接处玻璃液液面位置低于熔窑内玻璃液液面位置,主通路的底部与熔窑的底部具有高度差,且主通路的底部位于靠近熔窑顶部的一侧;该玻璃窑炉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流入至各个支路中玻璃液的流量大小,以成型多种规格的玻璃产品;且可选取熔窑内优质的中下层玻璃液,加强熔窑内中下层玻璃液的流动性,防止玻璃液中沉淀的晶体杂质进入至主通路中参与成型,保证玻璃液的匀化,提高玻璃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窑炉。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智能化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发展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通讯,因此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对于外壳及屏幕的材料属性要求日益提高,且趋于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采用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特种玻璃、微晶盖板玻璃等作为其外壳或屏幕的材料。
而在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特种玻璃等的生产过程中,现有技术大多采用“一窑一线”的窑炉结构进行生产,即一个窑炉只能生产单一的玻璃品种,无法满足市场对于超薄电子玻璃、高铝特种玻璃、微晶盖板玻璃等多品种玻璃产品的需求。并且现有技术中少量采用“一窑二线”或“一窑多线”结构的产线多为普通浮法或太阳能压延玻璃工艺,窑炉拉引量一般较大,约为300-1000吨/天,且窑炉包括熔窑、主通路及连接熔窑与主通路的卡脖,采用卡脖与工作部(熔窑与主通路)结合的工艺进行玻璃的生产,对玻璃品质要求不高,未能选取前区熔化好的玻璃液,且拐角多、存在玻璃回流,玻璃均匀性不好,严重影响玻璃的生产质量,能耗偏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在玻璃生产过程中,生产品种过于单一,且玻璃生产质量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玻璃窑炉。
一种玻璃窑炉,包括依次连通的熔窑、主通路及多条支路,所述熔窑为腔体式结构,且在其侧壁上开设有投料口,每一所述支路上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其中:
所述主通路连通所述熔窑靠近其底部的位置,且二者连接处玻璃液液面位置低于所述熔窑内玻璃液液面位置,所述主通路的底部与所述熔窑的底部具有高度差,且所述主通路的底部位于靠近所述熔窑顶部的一侧。
上述玻璃窑炉,从投料口加入的玻璃原料在熔窑中熔化后,通过熔窑的玻璃液出液端流入至主通路,然后通过主通路的玻璃液出液端流动至每一支路上,在每一支路上设置有一流量调节阀,调节流入至各个支路中玻璃液的流量大小,以成型多种规格的玻璃产品。主通路位于熔窑靠近其底部的位置,并且二者连接处玻璃液液面位置低于熔窑玻璃液液面位置,通过上层玻璃液对中下层玻璃液的压力,将熔窑内中下层玻璃液挤压至主通路内,以选取熔窑内优质的中下层玻璃液,加强熔窑内中下层玻璃液的流动性;主通路的底部与熔窑的底部具有高度差,并且主通路的底部位于靠近熔窑顶部的一侧,可防止玻璃液中沉淀的晶体杂质进入至主通路中参与成型,保证玻璃液的匀化,提高玻璃的生产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路为两条,两条所述支路对称连接于所述主通路的玻璃液出液端,且两条所述支路之间的夹角为30°-6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窑与所述主通路之间设置有流液洞,所述流液洞的一端连接所述熔窑的玻璃液出液端,另一端连接所述主通路的玻璃液进液端,且所述流液洞倾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液洞与所述主通路之间的夹角为120°-15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熔窑、所述主通路及多条所述支路的拐角处均设置有过渡部,所述过渡部的横截面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通路、多条所述支路的底部横截面均为弧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通路远离所述支路的一侧依次设置有调压装置、燃烧器、冷却风装置,所述主通路靠近所述支路的一侧设置有搅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68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测量设备
- 下一篇:分叉部动脉瘤闭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