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孔长高一致性的腐蚀铝箔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7085.7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中;姜董;何桂丽;金学军;王贵州;龚煜;宋双喜;肖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四川中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55 | 分类号: | H01G9/055;C25F3/04;C23F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高 一致性 腐蚀 铝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腐蚀箔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孔长高一致性的腐蚀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铝箔放在一种新型的前处理液中施加短时间的大直流电流进行前处理生成腐蚀起始点;b)、在一次腐蚀液中进行发孔腐蚀;c)、在二次腐蚀液中进行扩孔腐蚀;d)热处理后得到腐蚀铝箔。所述新型前处理液主要为混酸和葡萄糖的混合水溶液,腐蚀起始点分布情况易于掌握,前处理过程中通过对新型前处理液的相应浓度、温度的控制实现对腐蚀起始点的控制,由该工艺制备得到的腐蚀铝箔表面孔分布更均匀,孔长一致性好,能有效提高腐蚀铝箔弯折和电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腐蚀箔制造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孔长高一致性的腐蚀铝箔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铝电解电容器的阳极腐蚀铝箔,其制造流程主要是通过前处理、一次发孔腐蚀、二次扩孔腐蚀、后处理、热处理等,在铝箔表面形成高密度的隧道孔,从而扩展铝箔比表面积提高单位面积容量。一次发孔通常在盐酸硫酸混合溶液中进行,以形成孔径小,深度较深的细长隧道孔;二次扩孔腐蚀通常在硝酸溶液中进行,将发孔腐蚀中形成的小孔径隧道孔扩大成较大孔径的隧道孔,从而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发孔过程对腐蚀箔产品表面孔的分布和孔长的均一性有重要作用。
现在光箔生产中一般会添加微量的Fe、Si、Cu等元素,这些微量元素被认为会成为一次发孔腐蚀的腐蚀起始点,可以降低发孔所需能量减少发孔难度。但是,由于微量元素的添加量极低,一般仅有0.0002%-0.0005%,而且其在铝箔表面的分散情况缺乏经济有效的检测手段,因此添加微量元素方法实际并不能有效的起到增加表面孔分布均匀性和孔长均一性的作用,并且腐蚀起始点分布不易控制,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依旧存在发孔有先后次序、表面孔分布不均、隧道孔的孔长一致性差、短孔多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是提供了一种腐蚀铝箔表面孔分布更均匀,孔长一致性好,能有效提高腐蚀铝箔弯折和电性能的工艺制备方法。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孔长高一致性的腐蚀铝箔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前处理:将清洗干净的铝箔放在新型前处理液中,在恒压40-400V的条件下加电1-3s,进行前处理在铝箔表面生成腐蚀起始点;所述新型前处理液为酸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
步骤b)、将前处理后的铝箔在一次腐蚀液中进行发孔腐蚀,在二次腐蚀液中进行扩孔腐蚀,清洗热处理后得到成品腐蚀箔。
进一步,所述新型前处理液中的酸为H2C2O4、H2SO4、HCl、H3PO4中的一种或几种酸的混合。
进一步,所述新型前处理液中游离氢离子含量为0.6~1.0M。
进一步,所述前处理液中葡萄糖含量为1-10g/L。
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的前处理液温度为15~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公开腐蚀铝箔制造方法中公开的新型前处理液采用了酸和葡萄糖的混合溶液,前处理中的腐蚀起始点在铝箔表面分布均匀,腐蚀起始点分布情况易于掌握,前处理过程中通过对新型前处理液的相应浓度、温度的控制实现对腐蚀起始点的控制,为后续的多级发孔的一致性提供了保证。
2、本发明公开腐蚀铝箔制造方法,经过前处理过程中,通过短时间的恒压大电流在腐蚀铝箔表面形成整齐的腐蚀坑,可以为后续发孔腐蚀提供腐蚀起始点,提高发孔腐蚀箔及最终成品腐蚀箔的孔长一致性,进而提高成品腐蚀箔的容量和弯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中腐蚀铝箔制备方法制得的腐蚀铝箔的断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四川中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海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海一电子有限公司;四川中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