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7210.4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7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风丽;李璐;黄绮琪;明峰;焦雅楠;庞雷;邵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G01S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世虹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ar 卫星 散射 系数 图像 检验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SAR卫星过境成像时的观测参数对固定布设于真实性检验站点内的自动角反射器远程控制调整;根据SAR卫星同步获取的SAR图像和自动角反射器经调整后的姿态角得到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根据自动角反射器在后向散射系数图像中的特征得到自动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值;利用自动角反射器雷达散射截面积理论值对测量值进行分析得到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结果。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辐射特性检验的模型复杂,计算繁琐,且不能有效满足陆地复杂地物背景下应用需求的缺陷,实现陆地复杂地物背景下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检验,模型简单容易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AR卫星的图像辐射特性检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且不受云雨等恶劣天气的干扰,对于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灾害应急监测、农情监测、国土资源调查、地形测量及海洋动力环境测量等具有重要意义。随着SAR分辨率的不断提高、性能不断完善,利用图像位置、纹理、形状等信息对SAR图像的定性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现下许多行业的应用需求,因此迫切需要推进SAR图像的定量化研究,以进一步拓宽SAR的应用范围,挖掘SAR的应用潜力。SAR图像的辐射特性会影响最终定量化应用的效果,且与用户的应用领域直接相关,对图像特性指标进行分析验证,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对SAR载荷系统进行优化,以保证用户定量化应用的精度需求。
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是SAR定量化应用的基础图像,利用地面点目标检验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辐射特性,能为SAR定量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持。现有方法进行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辐射特性检验主要运用于海洋范围,且需要使用气象浮标获取海面风场信息,并需要进一步的时空配准,因此模型复杂,计算繁琐,不能有效满足陆地复杂地物背景下的应用需求。
基于点目标的SAR辐射特性检验方法包括利用有源定标器(Active RadarCalibrator,ARC)和无源点目标(如角反射器)的方法。角反射器(Corner Reflector,CR)作为常用的无源点目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布设方便、成本低廉的优点,其可以作为雷达散射截面积精确已知的地面点目标,是检验SAR图像的实用设备,但在角反射器的使用过程中,如何保证其方位、俯仰指向精度是核心问题。传统布设需要根据卫星轨道参数和CR的位置坐标计算得到方位角和俯仰角,而后借助电子水平仪测量结果人工调整角反射器的实际俯仰角,再利用机械罗盘测量调整角反射器的实际方位角,这项工作耗时耗力,开展一次实验非常困难,因而,目前尚缺少长期运行化的检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行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辐射特性检验的模型复杂,计算繁琐,且不能有效满足陆地复杂地物背景下的应用需求的缺陷,实现陆地复杂地物背景下的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检验,模型简单,容易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方法,包括:
根据SAR卫星过境成像时的观测参数,对固定布设于真实性检验站点内的自动角反射器的姿态进行远程控制调整;
根据SAR卫星同步获取的覆盖自动角反射器的SAR图像和所述自动角反射器经调整后的姿态角,得到所述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
根据所述自动角反射器在后向散射系数图像中的特征,得到所述自动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值;
利用所述自动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理论值对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值进行分析,得到所述SAR卫星后向散射系数图像的检验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卫星应用德清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2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智能温度控制的热流道系统
- 下一篇:一种虚拟振动系统建模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