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7393.X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63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杨亚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江亚平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象差 层析 探测 数值 矫正 扫描 三维 ao oct 成像 系统 方法 | ||
1.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扫频光源(1)、准直器(2)、第一分光镜(3)、第一透镜(4)、参考镜(5)、第一平移台(6)、第二平移台(7)、常规样品成像模块(8)、眼底成像模块(9)、物镜(1001)、三维调节架(12)、视标(13)、第二透镜(14)、二向色镜(15)、成像透镜(16)、第二分光镜(17)、小孔(18)、第三透镜(19)、波前探测相机(20)、成像相机(21)、数据采集卡(22)和计算机(23);
扫频光源(1)发出的光束经准直器(2)准直后,被第一分光镜(3)分成透射的参考光束和反射的样品光束:参考光束被第一透镜(4)聚焦在参考镜(5)上,参考镜(5)固定在第一平移台(6)上,第一透镜(4)和第一平移台(6)固定在第二平移台(7)上;样品光束进入常规样品成像模块(8)或眼底成像模块(9);在常规样品成像模块(8)里,样品光束被物镜(1001)聚焦在样品(1101)上,样品(1101)置于三维调节架(12)上;在眼底成像模块(9)里,样品光束透过二向色镜(15)后,被屈光系统(1002)聚焦在眼底组织(1102)上;从视标(13)发出的光线,依次被第二透镜(14)准直和被二向色镜(15)反射后,被屈光系统(1002)聚焦在眼底组织(1102)上;
由参考镜(5)返回的参考光束、和由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返回的样品光束,分别沿原路返回至第一分光镜(3);被第一分光镜(3)反射的参考光束和透过第一分光镜(3)的样品光束重合在一起,经过成像透镜(16)后,被第二分光镜(17)分成透射和反射两部分:透射部分光信号依次穿过小孔(18)和经过第三透镜(19)后,被波前探测相机(20)接收;反射部分光信号被成像相机(21)接收;
计算机(23)控制三维调节架(12)或视标(13)来调节成像区域;计算机(23)控制第二平移台(7)来调节参考光束的光程,使参考镜(5)的位置对应着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成像深度范围的中间位置;扫频光源(1)输出扫频光信号的同时,还发出同步采样触发信号,通过计算机(23)去控制波前探测相机(20)和成像相机(21)分别采集N组数据;数据经过数据采集卡(22)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输至计算机(23)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扫频光源(1)为宽光谱光源,输出端为面出射,波长扫频速度在100~104nm/s量级范围内,扫频速度可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光镜(3)为宽带分光镜,分光比为50:50;第二分光镜(17)为宽带分光镜,分光比由波前探测相机(20)和成像相机(21)接收到的光信号强度决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透镜(4)、物镜(1001)、成像透镜(16)和第三透镜(19),均为宽带消色差透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视标(13)发出可见光,计算机(23)控制视标(13)不同位置的灯点亮,人眼盯视点亮的灯来调节眼球方向,使样品光束照射在眼底组织(1102)的不同区域进行成像;成像时,人眼盯视点亮的灯以保持眼球不动,以获得稳定的成像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18)用于在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形成点聚焦照明的波前探测条件,由小孔(18)决定的在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的共焦参数范围能覆盖成像深度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前探测相机(20)和成像相机(21)的帧频需在102Hz及以上量级。
8.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方法,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差层析探测与数值矫正的无扫描三维AO-OCT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系统调节,具体包括:
步骤S11:操作三维调节架(12)或视标(13),使照明光斑移至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的待成像区域;
步骤S12:通过第二平移台(7)调节光程差,使参考镜(5)在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中对应着成像深度的中间位置;
步骤S2:信号采集,具体包括:
步骤S21:扫频光源(1)输出扫频波数kn的同时,同步触发波前探测相机(20)和成像相机(21)分别采集关于kn的N组数据Iwf(x,y,kn)和Iim(x,y,kn),n=1,…,N,N为宽光谱范围内波数的采样点数;
步骤S22:由波前探测相机(20)每点(x,y)采集到的N组数据Iwf(x,y,kn),构成每点(x,y)的关于波数k的干涉光谱信号Iwf(x,y,k);由成像相机(21)每点(x,y)采集到的N组数据Iim(x,y,kn),构成每点(x,y)的关于波数k的干涉光谱信号Iim(x,y,k);
步骤S31:波前探测数据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311:对波前探测相机(20)某点(xi,yj)的干涉光谱信号Iwf(xi,yj,k),进行减背景项和自相干项、k均匀化重采样、和光谱整形处理后,得到干涉光谱信号I′wf(xi,yj,k);
步骤S312:对I′wf(xi,yj,k)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HT(I′wf(xi,yj,k)),从而构建出复数干涉光谱信号i为复数符号;
步骤S313:对进行关于k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点(xi,yj)对应的深度z空间的复数信息
步骤S314:对波前探测相机(20)每一点(x,y)的干涉光谱信号Iwf(x,y,k),重复步骤S311至步骤S313,得到深度z空间的复数信息
步骤S41:获取层析波前象差,具体包括:
步骤S411:提取的相位信息θwf(x,y,z),即为来自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成像深度范围内的光信号到达物镜(1001)或屈光系统(1002)瞳面p处的波前象差;
步骤S412:来自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某层zn的光信号到达物镜(1001)或屈光系统(1002)瞳面p处的波前象差为θwf(x,y,zn);
步骤S32:成像数据处理,具体包括:
步骤S321:对成像相机(21)某点(xi,yj)的干涉光谱信号Iim(xi,yj,k),进行减背景项和自相干项、k均匀化重采样、和光谱整形处理后,得到干涉光谱信号I′im(xi,yj,k);
步骤S322:对I′im(xi,yj,k)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HT(I′im(xi,yj,k)),从而构建出复数干涉光谱信号
步骤S323:对进行关于k的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点(xi,yj)对应的深度z空间的复数信息
步骤S324:对成像相机(21)每一点(x,y)的干涉光谱信号Iim(x,y,k),重复步骤S321至步骤S323,得到深度z空间的复数信息
步骤S42:获取成像光束在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复振幅分布,具体包括:
步骤S421:提取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某层zn光信号的复数信息为一复振幅分布,记为
步骤S422:设有一虚置的圆形孔径Σ紧贴成像透镜(16),入射孔径Σ的复振幅分布为成像透镜(16)的后焦距为f;利用夫琅和费衍射公式,在成像透镜(16)焦面上的复振幅分布为(x1,y1)和(x,y)分别为孔径Σ平面和成像透镜(16)焦平面上的坐标、λ0为中心波长、k0为中心波数、FT表示傅里叶变换;
步骤S423:由复振幅分布反推成像光束在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复振幅分布IFT表示傅里叶逆变换,结果写为
步骤S424:提取复振幅分布的相位信息θ′im(x1,y1,zn),即为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某层zn的成像光信号到达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相位分布;
步骤S425:对步骤S324中的复数信息重复步骤S421至步骤S424,得到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内每一层z的成像光信号到达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复振幅分布及其相位信息θ′im(x1,y1,z);
步骤S5:层析波前象差的数值矫正,具体包括:
步骤S51:把步骤S412中某层zn光信号的波前象差θwf(x,y,zn)转化为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波前象差θ′wf(x1,y1,zn),具体操作为:设由成像透镜(16)到第三透镜(19)的横向放大率为M,θwf(x,y,zn)的横向尺寸除以M、并进行图像的上下对调和左右对调;
步骤S52:利用波前象差θ′wf(x1,y1,zn)对成像光束相位分布θ′im(x1,y1,zn)进行象差矫正,矫正后的成像光束相位分布为θ″im(x1,y1,zn)=θ′im(x1,y1,zn)-θ′wf(x1,y1,zn),成像光束到达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复振幅分布相应地变为
步骤S53:对步骤S425中每一层z的复振幅分布及其相位信息θ′im(x1,y1,z),重复步骤S51至步骤S52,获得象差矫正后的每一层z成像光束的相位分布为θ″im(x1,y1,z)=θ′im(x1,y1,z)-θ′wf(x1,y1,z),成像光束到达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复振幅分布相应地变为
步骤S6:获得AO-OCT成像结果,具体包括:
步骤S61:利用夫琅和费衍射公式,计算步骤S52中某层zn成像光束的复振幅分布y1,zn)在成像透镜(16)焦面上的复振幅分布结果写为
步骤S62:对步骤S53中每一层z成像光束到达成像透镜(16)入瞳p′处的复振幅分布重复步骤S61,获得每一层z成像光束在成像透镜(16)焦面上的复振幅分布
步骤S63:利用振幅信息A′im(x,y,z)或相位信息θ′im(x,y,z),可获得样品(1101)或眼底组织(1102)成像深度范围内所有层z的横截面二维AO-OCT结构图像;
步骤S64:由所有层z的横截面二维AO-OCT结构图像,可生成三维AO-OCT结构图像,再通过数字层析切片来获得纵截面二维AO-OCT结构图像;
步骤S65:利用血管造影算法,对某层zn及其相邻层zn+1的振幅信息A′im(x,y,zn)和A′im(x,y,zn+1)、或相位信息θ′im(x,y,zn)和θ′im(x,y,zn+1)、或复振幅信息和进行处理,可获得该层zn的横截面二维AO-OCT血管造影图像;连续对所有层z的前述信息进行处理,可获得三维AO-OCT血管造影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39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