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隔爆电气产品耐压及内部点燃不传爆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7514.0 | 申请日: | 202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忠;李斌;蔡利新;周阳;黄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G01N25/54;G01N33/00;G01L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2014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电气 产品 耐压 内部 点燃 不传爆 测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隔爆电气产品耐压及内部点燃不传爆测试系统,包括气源,样品,点火装置,配气仪,薄膜,若干信号采集系统和上位机;所述薄膜包覆在样品外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气源输出并连接配气仪;所述配气仪将气源进行混合形成爆炸气体后通过配气管道连接并输送至薄膜内部;所述点火装置与薄膜内部进行连接,对薄膜内部点火进行爆炸;所述若干信号采集系统设置于样品上的不同位置并与上位机进行连接,实时测量样品内部混合气体爆炸瞬间的压力数据并传输至上位机。其通过将隔爆型电气设备装入薄膜袋内,采用自动配气仪配比标准规定的混合气,能准确的对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参考压力测定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大大提高防爆槽试验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隔爆电气产品耐压及内部点燃不传爆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防爆电气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矿、轻纺、粮食加工以及军工等工业部门中可能聚集爆炸性气体、蒸汽、粉尘或纤维等爆炸性场所,其产品质量,特别是防爆安全质量与安全生产关系密切。近几年来,我国在煤炭、石油开采、化工生产中爆炸事故频发,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随着国内外对安全的重视,电气防爆技术也得到了蓬勃发展,防爆电气设备不断高电压、大功率、重型化,大体积等方向发展,目前国内在用的最大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槽体为我公司研制的Φ3.45m规格试验槽体,最大载重达30吨,随着大型提升机用永磁电动滚筒和运输用防爆永磁电动滚筒的大型化应用,隔爆试验评估技术手段无法满足需求,隔爆型电气设备检验能力严重滞后设备技术的发展,急需能力提升,而研制大型防爆槽需要花费近千万,对场地也有更高的要求。
由此可见,如何能够提高防爆槽试验系统的效率为本领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于现有防爆槽试验系统存在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隔爆型电气产品耐压及内部点燃不传爆测试系统,其通过将隔爆型电气设备装入薄膜袋内,采用自动配气仪配比标准规定的混合气,能够准确的对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参考压力测定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提高了防爆槽试验的效率,很好地克服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隔爆电气产品耐压及内部点燃不传爆测试系统,包括气源,样品,点火装置,还包括配气仪,薄膜,信号采集系统和上位机;所述薄膜包覆在样品外部形成密封结构;所述气源输出并连接配气仪;所述配气仪将气源进行混合形成爆炸气体后通过配气管道连接并输送至薄膜内部;所述点火装置与薄膜内部进行连接,对薄膜内部点火进行爆炸;所述信号采集系统设置于样品上并与上位机进行连接,实时测量样品内部混合气体爆炸瞬间的压力数据并传输至上位机。
进一步地,所述配气仪与薄膜之间的配气管道处设有气体分析仪,所述气体分析仪与上位机连接进行数据交互;所述气体分析仪对配气仪混合后气体的含量和浓度进行数据分析并传输至上位机进行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上设有若干联通接口,并与配气管道进行管道连接,与信号采集系统和点火装置进行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薄膜连接设有真空泵;所述真空泵通过薄膜上的联通接口连接至薄膜内部,对薄膜内部的空气进行抽取。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采集系统包括若干压力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器;所述若干压力传感器与信号采集器进行数据交互;所述信号采集器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压力传感器设置于样品上的不同位置。
本方案提供的便携式隔爆型电气产品耐压及内部点燃不传爆测试系统,其通过将隔爆型电气设备装入薄膜袋内,采用自动配气仪配比标准规定的混合气,能够准确的对隔爆型电气设备进行参考压力测定和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且可现场验证超大型隔爆电气产品的防爆性能,大大提高了防爆槽试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防爆槽试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煤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75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