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密布孔带分叉的多用途中空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8495.3 | 申请日: | 202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黄金坤;钱元弟;程攀;胡为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21D2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金贝贝;于婉萍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密布 分叉 多用途 中空 注浆锚杆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装配式密布孔带分叉的多用途中空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岩土工程锚固领域。本发明的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外壁开设有多组与内腔相通的杆身注浆孔,且沿锚杆杆体的高度方向,间隔配合设有多组套管,每组套管外侧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组伸缩杆,伸缩杆壁面上同样开设有与锚杆杆体内腔相通的注浆孔。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锚杆支护应用性能不佳的问题,本发明的注浆锚杆结构设计特殊,可以有效增加注浆锚杆的注浆固结范围,形成变截面的注浆固结支护段,充分发挥注浆锚杆与支护体之间的摩擦作用,提升注浆锚杆的支护和抗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锚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装配式密布孔带分叉的多用途中空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锚杆支护是指在岩土边坡、深基坑等地表工程及隧道、采场等地下硐室施工中采用的一种加固支护方式。通常用金属件、木件、聚合物件或其他材料制成杆柱,打入地表岩体或硐室周围岩体预先钻好的孔中,利用其头部、杆体的特殊构造和尾部托板(亦可不用),或依赖于黏结作用将围岩与稳定岩体结合在一起而产生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补强效果,以达到支护的目的。
伴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发展,受限于地下水、软弱地层、裂隙岩体以及围岩断层等不良地质条件,常规锚杆支护的悬吊效果、组合梁效果以及补强效果无法得以施展,此时将其应用于地质条件复杂、围岩岩性较差的隧道、基坑以及边坡支护工程中,既无法保证支护结构的稳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也不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经检索,关于锚杆支护技术已有大量专利涉及,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2110566836.8,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可注浆的实心锚杆支护装置及网状锚杆支护结构,该申请案包括支护架和实心锚杆以及辅助注浆封孔装置,支护架包括圆形支护底板,支护底板外侧均匀连接数个内连接臂,内连接臂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装置与承压垫板连接,每两个相邻承压垫板之间设有外连接臂,每个外连接臂的中间部位设有连接卡扣,将每个支护架连接在一起组成网状的支护结构。在承压垫板中间位置和支护底板中间位置均设有锚杆孔,钢制套管固定在锚杆孔内,实心锚杆杆体固定在钢制套管内,在实心锚杆杆体前部有三个螺旋端,在杆体螺旋端内部装有数个铆钉,实心锚杆杆体末端与辅助注浆封孔装置相连。该申请案能有效提高支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实践中针对较为复杂恶劣的地质环境,其应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常规锚杆支护应用性能不佳的问题,拟提供装配式密布孔带分叉的多用途中空注浆锚杆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的注浆锚杆结构设计特殊,可以有效增加注浆锚杆的注浆固结范围,形成变截面的注浆固结支护段,充分发挥注浆锚杆与支护体之间的摩擦作用,提升注浆锚杆的支护和抗浮效果;采用该装配式的注浆锚杆进行的施工方法,快捷高效,更有利于提升施工进度,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的装配式密布孔带分叉的多用途中空注浆锚杆,包括锚杆杆体,锚杆杆体外壁开设有多组与内腔相通的杆身注浆孔,且沿锚杆杆体的高度方向,间隔配合设有多组套管,每组套管外侧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组伸缩杆,伸缩杆壁面上同样开设有与锚杆杆体内腔相通的注浆孔。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封闭注浆孔以及伸缩杆尾端端部开口的密封件,使整个锚杆杆体保持气密性。
更进一步地,锚杆杆体的外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组外挂牛耳,外挂牛耳上开设有贯穿至与锚杆杆体内腔相通的牛耳穿孔,且外挂牛耳上从高度方向的一端沿高度方向延伸设有套管插接孔;对应地,套管包括管身,管身外壁上开设有贯穿至内腔的第一穿孔,管身内腔的端部设有向内延伸的柔性插件,柔性插件上对应位置开设有第二穿孔,套管套设于锚杆杆体外壁上时,柔性插件对应配合嵌入套管插接孔内,伸缩杆则对应穿过第一穿孔、第二穿孔、牛耳穿孔固定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4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