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盘绕式多段柔性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8662.4 | 申请日: | 202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5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高国华;宋春旭;王鹏宇;沈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8/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盘绕 式多段 柔性 机器人 | ||
1.一种螺旋盘绕式多段柔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底盘(100)、旋转平台(200)、搭载外壳(300)、散热盖(400)和柔性机械臂(500);
所述驱动底盘(100)位于机器人底部,以三点支撑的方式支撑整个机器人,且与其上所述旋转平台(200)连接,能够驱动旋转平台(200)旋转;
所述旋转平台(200)位于所述驱动底盘(100)与所述搭载外壳(300)之间,用于将驱动底盘(100)的旋转传递至搭载外壳(300);
所述搭载外壳(300)位于机器人上部,随所述旋转平台(200)转动,能够使所述柔性机械臂(500)在其周围盘绕,用于搭载柔性机械臂(500);
所述柔性机械臂(500)在所述搭载外壳(300)外周盘绕收置,使用时能够脱离搭载外壳(300)展开伸出;
所述散热盖(400)为一个有孔的圆形薄盘,能够装配于所述搭载外壳(300)顶端,用于对搭载外壳(300)内部分进行保护和散热;
随着所述搭载外壳(300)的转动,所述柔性机械臂(500)做反方向的弯曲运动,即可实现柔性机械臂(500)在搭载外壳(300)上的盘绕收回和展开伸出,能够调节机器人长度;
所述驱动底盘(100)包括支撑组件(110)、底部支撑板(120)、电动转台(130)和连接板(140),所述支撑组件(110)包括支撑环套(111)和支撑曲板(112);所述连接板(140)固连在所述电动转台(130)上,能够向所述旋转平台(200)传递旋转运动;所述底部支撑板(120)固连在电动转台(130)下方,能够分散电动转台(130)所承受载荷;三组所述支撑组件(110)圆周包裹底部支撑板(120)并与之固连,能够将底部支撑板(120)撑离地面并承载机器人重量;
所述支撑环套(111)为一个完整圆周环套的三分之一,即三个支撑环套(111)首尾相接能够形成紧密的圆周;
所述支撑环套(111)具有弧槽口(1111),所述弧槽口(1111)的内壁与所述支撑曲板(112)的外周面相适配,能够夹紧支撑曲板(112);
所述旋转平台(200)包括旋转盘(210)和连接环套(220),所述旋转盘(210)为一个圆形薄盘,具有三个圆周均匀分布的传动定位块(211),所述传动定位块(211)的外弧面与所述连接环套(220)的内弧面相适配,连接环套(220)能够套装在旋转盘(210)上;
所述传动定位块(211)具有传动定位槽(2111);
所述连接环套(220)具有三个传动定位齿(221),在其内弧面呈圆周均匀分布,所述传动定位齿(221)的外表面与所述传动定位槽(2111)的内表面相适配,能够对连接环套(220)在所述旋转盘(210)上的套装进行定位,且能够将旋转盘(210)的转动传递给连接环套(220);
所述连接环套(220)具有六个弧槽卡孔(222),沿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搭载外壳(300)为一个螺旋滚筒,具有螺旋凹槽(310),所述螺旋凹槽(310)呈螺旋线状分布于搭载外壳(300)外周,沿径向向内凹陷;所述螺旋凹槽(310)的表面与所述柔性机械臂(500)的外包络相适配,能够对盘绕状态下的柔性机械臂(500)提供搭载支撑,且能够对柔性机械臂(500)的盘绕收回和展开伸出进行引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6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