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医脉诊智能健康管理手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78706.3 | 申请日: | 202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1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唐子翔;罗铁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云医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A61B5/021;A61B5/00;A61M3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准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1 | 代理人: | 袁崇建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长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医 智能 健康 管理 手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医脉诊智能健康管理手表,涉及健康管理手环领域,包括护腕外壳,所述护腕外壳内部底端设置有反射式传感器,所述护腕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装药槽,所述装药槽底部通过升降机构及传输机构连接有纳米微针片。本发明通过反射式传感器对病人的腕部脉搏进行监视,当病人血压持续高出标准值时,通过PCB控制电子执行器推动其内部气槽,将气体推向气囊片,从而使气囊片充气,令气囊片充气膨胀,进一步推动纳米微针片与患者皮肤贴合,并通过PCB开启纳米微针片内置的入药阀,此时药液通过双层管进入到纳米微针片,预设量药液进入纳米微针片后关闭入药阀,药液随着针尖缓慢透皮渗入人体,从而主动的对病人血压进行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康管理手环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脉诊智能健康管理手表。
背景技术
脉诊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脉诊在临床上,可推断疾病的状况,脉搏波在动脉血管内传输时,不仅会受到心脏周期性收缩与舒张的影响,也会因为血管系统传播过程中脉搏波流经各级动脉及毛细血管网,而受到来自各级动脉分支中血管壁弹性、血液粘稠度以及血管内阻力的干扰,因此,最终形成的脉搏波信号中会携带大量人体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信息。
目前手环手表这类设备测量血压也是通过脉搏波预测出来的,许多高血压病人通过手环搭载的反射式传感器对脉搏进行检测,并通过算法得出大致的血压,并将血压与标准血压进行比对,从而实现提醒病人注意血压、按时服药等功能,且现有的高血压病人在日常的血压控制中多采用定时复用降压药物,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但目前的手环仅能在检测到血压升高时对病人进行提醒,无法帮助病人进行主动地健康管理调整,且服用药物会导致血压突降,无法平稳的降低血压,对于病人长期的健康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手环无法帮助病人进行主动地健康管理调整、降压药导致血压突降的问题,提供一种中医脉诊智能健康管理手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脉诊智能健康管理手表,包括护腕外壳,所述护腕外壳内部底端设置有反射式传感器,所述护腕外壳内部中间设置有装药槽,所述装药槽底部通过升降机构及传输机构连接有纳米微针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反射式传感器对病人的脉搏进行检测,通过装药槽添加降压药液,通过纳米微针片对病人进行透皮给药。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药槽底部的升降机构包括电子执行器及气囊片,所述护腕外壳内部位于所述装药槽下方处设置有所述电子执行器,所述电子执行器底部进出气端设置有与其连通的所述气囊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电子执行器推动其内部气槽,将气体推向气囊片,从而使气囊片充气,通过气囊片充气膨胀,推动纳米微针片与患者皮肤贴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药槽底部的传输机构包括双层管,所述装药槽底部连通有贯穿所述电子执行器及所述气囊片内部中间并与所述纳米微针片连通的所述双层管,所述双层管内部采用高性能聚烯烃热塑弹性体制作的导液管,所述双层管外层为铝箔芳纶波纹管,所述双层管内管长度大于外管长度,所述双层管内管直径小于外管,收缩时内管呈弯曲状收纳与外管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双层管使装药槽内的药液导入至纳米微针片,通过高性能聚烯烃热塑弹性体制作的导液管使药液安全卫生的导向纳米微针片,利用铝箔芳纶波纹管可伸缩且具有一定支撑性的特点避免内管受到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护腕外壳内部上端设置有与所述纳米微针片及所述电子执行器配合的PCB,所述PCB顶部设置有贯穿至所述护腕外壳顶部的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云医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云医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7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互式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家用个人电子健康管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