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多场景海洋数据回传的全球通讯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8948.2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5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琳;王凤军;梁冠辉;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8 | 代理人: | 赵明媚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场景 海洋 数据 全球 通讯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多场景海洋数据回传的全球通讯系统及装置,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包括用于数据发送以及远程命令接收的定位通讯模块,定位通讯模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定位通讯模块包括多层电路板,定位通讯模块的底端设置第一接头;第一壳体的下端设有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有处理模块,处理模块的上端设有能够与第一接头进行电连接的第二接头,处理模块包括上下布列的多层电路板,处理模块的下端设有第一接头;第二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电池模块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一底盖壳体.该系统可根据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搭配,在各模块组合完毕后,将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使用,其适用性更强,成本及需求可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观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多场景海洋数据回传的全球通讯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要研究和开发海洋资源,离不开对海洋的监测和勘探。海洋监测技术和设备是科研人员在对海洋监测和勘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技术和原始信息获取的手段,其中,浮标、潜标、水下机器人ROV等作为科研人员获取海洋环境资料的主要技术装备,广泛应用于海洋监测中。随着卫星通讯定位技术的日益成熟,实现机动载体的实时高精度定位、测速等应用已经不再是难题,以卫星通讯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应用逐渐渗透到信标系统中。
目前普遍使用的海洋信标机,其通常使用铱星通讯方式,回传信标中安装的GPS位置数据,用于得到安装信标的海洋设备的实际位置。其主要分为水下型和水上型,其主要区别是水下型安装有电导或压力开关以及耐压外壳,使其能随设备投放于一定深度的水下,且在水下并不工作。当设备意外浮出时,在电导和压力开关的作用下,设备上电工作,传回所在的位置信息用于岸基跟踪;水上型通常采用防泼溅外壳且不安装开关,其主要安装在水上系统如浮标上并根据设定的间隔持续工作。上述产品在功能上较为单一,仅能传回GPS位置数据,且通用性较差:水上型产品无法作为水下型使用,水下型虽然可作为水上型使用,但由于其搭载了耐压外壳和开关,极大增加了其多用途使用成本。不仅如此,目前的设备由于采用一体性设计,使其功能单一,仅能作为信标使用且只能支持铱星通讯,这使其利用率较低,变相提高了应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模块化组合的用于多场景海洋数据回传的全球通讯系统及装置,各功能模块可自由组合和增减,以同一功能模块也针对实际需求设计有多种型号,在各模块组合完毕后,将形成一个独立的系统进行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用于多场景海洋数据回传的全球通讯系统,包括用于数据发送以及远程命令接收的定位通讯模块,所述定位通讯模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壳体,所述定位通讯模块包括多层电路板,且多层电路板之间通过电气插件连接,所述定位通讯模块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一壳体的上端为密闭结构,所述第一壳体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的上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接头进行电连接的第二接头,所述处理模块包括上下布列的多层电路板,所述处理模块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编码并控制定位通讯模块进行数据发送和远程命令接收,所述处理模块的下端同样设置有第一接头;所述第二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用于盛放电池模块的第三壳体,所述电池模块通过设置在其上的第二接头与所述处理模块连通,所述第三壳体的下方设置有一底盖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快速接口,所述第二壳体以及所述第三壳体的上下两侧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快速接口和第一快速接口,所述底盖壳体上侧设置有第二快速接口,所述第二快速接口能够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快速接口旋合连接,相邻两壳体之间均通过所述第一快速接口及所述第二快速接口旋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未经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89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等离子切割小圆孔工艺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触控屏的触控笔迹生成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