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79495.5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3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军;窦勇;李文军;陈祥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瑞电子(诸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1/08 | 分类号: | B24C1/08;B24C9/00;B24C7/00;B07B1/06;B07B1/46;B03B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6223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继电器 外壳 旋转 喷砂 抛光 装置 | ||
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包括C形支架、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所述的C形支架顶板的底面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啮合连接。本发明结构巧妙,使用方便,通过抛光部能够对电磁继电器外壳进行均匀的抛光,并且在抛光后的砂粒能够进入洗砂部进行清洗和筛选,筛选过后的砂粒通过转运装置进行提升和转运后转运至储砂部中进行存储,存储的砂粒能够为抛光部的喷砂抛光提高砂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抛光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磁继电器外壳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外壳进行喷砂抛光,在现有的抛光过程中,长存在着由于人手工拿取电磁继电器外壳对其进行抛光,有的地方抛光不彻底,造成生产出的电磁继电器外壳不够美观,并且在抛光过程中,砂粒在喷出后与电磁继电器外壳接触的过程中破碎,使得在对砂粒进行回收后,砂粒中破碎的细砂变得逐渐增到,大小的颗粒混合在一起,小的砂粒在喷砂过程中移动速度要快于大的砂粒,导致大的砂粒逐渐堆积并堵塞喷砂的喷头,影响正常的喷砂抛光,故我们设计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包括C形支架、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和链条,所述的C形支架顶板的底面固定安装电机,电机输出轴的下端固定安装第一链轮,第一链轮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链条啮合连接,所述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包括抛光部、洗砂部和储砂部,抛光部能够对电磁继电器外壳进行抛光,抛光部进行抛光时洗砂部能够在抛光部的作用下对抛光时喷出的砂粒进行清洗和筛选,洗砂部包括用于转运砂粒的转运装置,转运装置能够将清洗好的砂粒提升并转运至储砂部中,储砂部能够对砂粒进行存储并将砂粒供给于抛光部,抛光部和储砂部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二链轮驱动,转运装置通过第一链轮驱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所述抛光部包括壳体,壳体固定安装在C形支架上,壳体由上侧的方形壳体和下侧的漏斗形壳体组成,壳体顶面的中部开设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转动安装第一竖管,第一竖管通过单向轴承转动连接一侧的第二链轮的内周,第一竖管的底侧固定安装倒U形管并与倒U形管的内部连通,倒U形管竖管的内侧分别固定安装喷头,壳体的前后两侧分别开设透槽,倒U形管的下方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前后两侧分别穿过对应的透槽,壳体的一侧开设排气孔,壳体的底侧固定安装第二竖管,第二竖管的上端与壳体内部连通,第二竖管的下端伸入洗砂部中。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所述传送带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竖杆,竖杆的外端分别固定连接双头弹簧杆,双头弹簧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夹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所述洗砂部包括水箱,水箱位于壳体下方,第二竖管的下端伸入水箱中,水箱的底面开设圆形透槽,圆形透槽内固定连接圆筒外周的上侧,圆筒的顶侧开口,圆筒的上方设有尖端朝向的锥形过滤网,锥形过滤网的底侧与圆筒的顶面固定连接,锥形过滤网的顶端开设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转动安装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外周固定安装数个扇叶,扇叶位于第二竖管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外壳用旋转喷砂式抛光装置,所述转运装置包括斜管,斜管外周的上侧与水箱内壁的顶侧固定连接,斜管内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通过轴座转动安装在斜管内,第一链轮的底侧同轴固定连接第二转轴的上端,第二转轴的下端固定连接万向节的一端,万向节的另一端与螺旋叶片的中心轴固定连接,斜管的外周开设数个小孔,斜管的一侧转动连接导向板的一侧,导向板的另一侧位于储砂部的上方,导向板的底面固定安装加热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瑞电子(诸城)有限公司,未经凯瑞电子(诸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794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视觉传感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道接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