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散热风扇中管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0806.X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姚春良;黄军;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生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F04D29/056;F04D29/52;F04D29/64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姜瑞祥;白洪长 |
地址: | 31542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散热 风扇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散热风扇中管结构,是针对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结构的中管结构设计欠佳导致噪声较大和防尘效果差,生产成本较高,稳定性欠佳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结构的扇框内中心设有金属中管,其要点是所述金属中管的一端管口设有开孔,金属中管的管口上方设有塑胶件,塑胶件设有向下凸起的内勾,塑胶件的内勾与金属中管的开孔扣合,马达组件固定于金属中管的外径;所述塑胶件的顶部圈面设有等距分布设置的通孔,通孔对应的金属中管顶部管口设有缺口,塑胶件的通孔通过金属中管的缺口与金属中管的内径相通,塑胶件的内圈与金属中管内轴承的轴承外圈相抵固定于金属中管内。上述塑胶件与上绝缘架连为一体并一体成型,从而省略金属中管的塑胶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风扇,是一种新型散热风扇中管结构。
背景技术
散热风扇一般是指用于CPU、显卡等主板设备散热的风扇,其中一些散热风扇还设有散热片,其实主要目的是将热量传导出来并吹到附近的空气中去,达到降温的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散热风扇在电子产品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电子产品所安装的设备越来越精密,散热风扇广泛地应用于服务器等设备中。现在同类行业上马达与扇框固定的方式有以下三种:马达与扇框之间点胶固定、马达与扇框中管上增加不锈钢卡扣固定、扇框中管攻螺纹再用螺帽固定。上述马达与扇框之间点胶固定方式结构简单,成本低,点胶的胶量、压力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溢胶现象,风扇运转中马达会发热,胶水在长期高温下容易变异而失效造成马达松脱、卡死等风险。马达与扇框上增加不锈钢卡勾固定方式,马达与扇框的轴心拉拔力能满足设计要求,需加工不锈钢卡扣再进行治具压合工艺,故加工工艺复杂,工序多,成本高,对风扇的空间结构有一定的要求,适用于大尺寸风扇。扇框中管攻螺纹再用螺帽固定方式需要增加螺帽,对中管进行攻螺纹,打螺帽等工序,容易出现螺帽滑丝等不良,工艺复杂,成本高。另外,现有一些散热风扇的中管采用金属制成,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021450590.5,授权公告日2021.05.04,实用新型名称“新型散热风扇中管结构”;另一些散热风扇的马达组件通过中管的卡勾固定于塑料中管,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2022261238.3,授权公告日2021.08.06,实用新型名称“散热风扇新塑胶扇框结构”。但上述产品和同类产品的生产装配不便,噪声较大,防尘效果差,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新型散热风扇中管结构,使其解决现有同类产品的中管结构设计欠佳导致噪声较大和防尘效果差,生产成本较高,稳定性欠佳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散热风扇中管结构,该结构的扇框内中心设有金属中管,扇框的轮毂外径设有扇叶,金属中管与扇框一体成型,马达组件的绝缘架套入固定设置于扇框的金属中管,马达组件作为定子组件,马达组件的绝缘架设有矽钢片和电路板,扇叶的轮毂通过轴芯扣合固定于金属中管内两端的轴承;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金属中管的一端管口设有开孔,金属中管的管口上方设有塑胶件,塑胶件设有向下凸起的内勾,塑胶件的内勾与金属中管的开孔扣合,马达组件固定于金属中管的外径。从而马达组件的矽钢片、下绝缘架、上绝缘架和电路板在装配时通过塑胶件即可固定于扇框的中管,方便了整体的装配,降低了使用噪音,不易产生松脱、卡死、滑丝、溢胶等技术问题。
所述塑胶件的顶部圈面设有等距分布设置的通孔,通孔对应的金属中管顶部管口设有缺口,塑胶件的通孔通过金属中管的缺口与金属中管的内径相通。上述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塑胶件在金属中管上的固定,以及塑胶件在装配时的形变,通过塑胶件的通孔方便了金属中管内轴承润滑油的加入。
所述塑胶件的中心孔口内径设有向下凸起的内圈,塑胶件的内勾与金属中管的开孔扣合,同时塑胶件的内圈与金属中管内轴承的轴承外圈相抵固定于金属中管内。上述结构便于通过塑胶件将金属中管内轴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生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生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08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步电机哈密顿模型的建立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抢修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