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1563.1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2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许超洋;陈崇刚;陈奎显;缪平;罗聪;崔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3/02 | 分类号: | F17C3/02;F17C3/04;F17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卧式 液氢 储罐用 支撑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氢能及深冷储存技术领域的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由双壳卧式圆筒形储罐、夹层绝热材料、支撑结构组成,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内罐竖向支撑结构、内罐周向支撑结构以及外罐支座。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氢储罐支撑结构支撑强度弱、冷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氢能及深冷储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卧式液氢储罐。
背景技术
卧式液氢储罐为双层圆筒形储罐,具有制造装配难度低,既固定式储存也可用于移动式运输储存等优势。上述液氢储罐需具备以下功能:1)为充装绝热材料,并保持内罐绝热均匀,内外罐夹层之间需确保一定均匀空隙的环形空间;2)内罐的所有金属及内部介质重量需要外罐支撑;3)液氢储罐运行中,在外部载荷如风、地震以及物料装卸过程,内罐相对外罐不宜发生整体竖向或水平轴向与横向位移以及环向扭转位移。4)内罐因储存低温介质,正常运行过程中存在冷缩,故內罐水平与竖向不宜固支约束。5)夹层中支撑结构的冷量损失对液氢储罐整体绝热效果影响较大。
工程中通常在内外罐环形夹层中设有支撑结构,竖向支撑结构通常采用吊杆或支柱,而水平支撑结构通常采用径向支撑杆,吊杆或支撑杆件一端与内罐外壁相连,另一端与外罐内壁相连,端部连接一般采用吊钩。此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支撑杆件为金属制品,导热系数较高,如果支撑杆件长度较短,支撑杆件两端温度差较小,容易造成外罐局部存在冷点,如外罐采用普通碳钢材料,则会存在冷脆风险。同时支撑杆件造成的储罐冷量损失严重,导致储罐整体绝热效果不佳,蒸发率较高。
(2)因内外罐夹层空间直线距离非常小,如内外罐罐壁径向直接相连而限制内罐整体横向位移,水平支撑杆将非常短,冷量损失非常大,且温度沿支撑杆长度得不到有效衰减。
(3)支撑连杆与罐壁支座连接采用吊钩,承载能力较弱,且吊钩连接为万向结构,连杆端部与支座不仅能产生相对转角,还会发生相对位移。不能完全有效的限制内罐在外载荷作用的整体的竖向位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氢储罐支撑结构支撑强度弱、冷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由双壳卧式圆筒形储罐、夹层绝热材料、支撑结构组成,所述双壳卧式圆筒形储罐由内罐筒体与外罐筒体组成,在内罐筒体与外罐筒体之间的环形空间内充填夹层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内罐竖向支撑结构、内罐周向支撑结构以及外罐支座;所述内罐竖向支撑结构设置于内罐筒体与外罐筒体间的环形空间内,沿储罐轴向方向左右对称多组均匀布置,为竖向支柱结构;所述内罐周向支撑结构设置于内罐筒体与外罐筒体的环形空间内,为水平曲杆结构,沿储罐轴向方向上下对称多组均匀布置;所述外罐支座与内罐竖向支撑结构同轴布置,与外罐筒体贯通连接,所述内罐竖向支撑结构向下伸至外罐竖向支撑结构内。
本发明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竖向支撑结构沿储罐轴向方向左右对称多组均匀布置,其中设置在储罐轴向中心处的内罐竖向支撑结构为固定式竖向支撑结构,其余两侧为活动式竖向支撑结构。
本发明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竖向支撑结构包括竖向支柱、顶部支座、底部支座和万向轮。所述竖向支柱顶端通过顶部支座连接在内罐筒体上,竖向支柱底端通过底部支座连接在外罐支座上。其中固定的竖向支座中的底部支座与外罐支座焊接连接,活动竖向支座中的底部支座底端设有万向轮。
本发明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支柱与顶部支座和底部支座间均设有连杆球绞结构。
本发明卧式液氢储罐用支撑结构,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内罐竖向支撑结构中的竖向支柱底端通过底部支座连接在外罐支座底板上,所述竖向支柱与外罐支柱的环形空间内填满绝热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广州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1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