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香型白酒快速陈化提香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2582.6 | 申请日: | 202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朱有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有康 |
主分类号: | C12G3/06 | 分类号: | C12G3/06;C12H1/12;C12H1/16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郑建强 |
地址: | 475000 河南省开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香型 白酒 快速 陈化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快速陈化提香设备,其包括酒液缩纯装置、香气制备装置和酒液增香锁合装置。本发明具有: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陈化效果好且稳定、增香和锁香效果持久、能够优化酒的色泽和口味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酒陈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快速陈化提香设备。
背景技术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质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逐步提升,白酒作为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越来越多的被人民需要。新蒸馏出来的酱香型白酒构成香味的物质主要包括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缩醛类等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酱酒刚刚酿造出来时,各类化学物质成分不稳定、不成熟、相互之间还没有充分融合,所以新酒喝起来味道微辣微苦、口感涩、香气单薄、落喉刺激、没有色泽等缺点,这样新酿的酒口感印象不好,会破坏和影响酱香型白酒在饮者心某中的品味和美好印象,进而影响产品的市场价值。新酒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才能使杂味消失,香味增加,酒体醇和绵软,口味协调,这个过程本领域称为老熟。白酒老熟过程中,酒体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复杂的化学变化,白酒的自然老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现有技术为了解决酱香型白酒存在的上述问题,常采用酱香型白酒长期自然储存或者使用陈化提香协助设备的方式,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现有技术常采用的酱香型白酒长期自然储存方式,是为了改善酒体品质和饮用效果,提高口感、香气、回味等酒体质量,通过长时间存放让酱香型白酒的醇类、酯类、酸类、醛酮类、缩醛类等多种化合物减少挥发、趋于稳定、融合,以使改善酒体的色泽、香气、口感、味道。很多生产厂家把刚刚酿造出来的白酒要存放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需要大量的陈酿容器,这样就延长了酱香型白酒的生产周期,占用了大量的陈酒仓储面积,必然会造成大量的资金积压,增加了储存环节和生产成本,进而提高广大消费者的消费成本,不利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不利于满足社会的需要。
现有技术常采用的陈化提香协助设备方式,是为了降低酱香型白酒的储存成本,提升白酒的酒体品质。例如现有技术中国专利201710798583.0号公开了一种生产白酒用陈化设备,但该专利无法对酒液进行增香提香,无法优化酒的色泽和口味,陈化的效率和效果也不高。再例如采用在陈酿容器上加10-14纳米的红外线/微波设备,通过光波或电磁波作用于白酒的各种分子(分子链)以改变其结构和排列,进而改变酒液的口感及香味。但是,现有技术老化过的酒液品质不够稳定,酒液的一些化合物的分子(分子链)会复原,导致酒液改善的效果很不明显。
因此,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陈化效果好且稳定、增香和锁香效果持久、能够优化酒的色泽和口味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酱香型白酒快速陈化提香设备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酱香型白酒快速陈化提香设备,其包括:酒液缩纯装置、香气制备装置和酒液增香锁合装置;
所述酒液缩纯装置包括:第一壳体和缩纯旋切装置;所述第一壳体的主体呈圆柱体,其下部呈半球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连接有酒液导入管,所述第一壳体的半球体底部连接有酒液导出管;所述缩纯旋切装置由伺服电机、螺旋轴和多组刀叶组成,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上部,其通过所述螺旋轴驱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主体中的多组刀叶,多组刀叶沿所述螺旋轴的轴向等间隔设置,并且刀叶轴向与所述螺旋轴轴线夹角呈锐角,所述螺旋轴末端的径向平面上设置有最末组的刀叶,所述最末组的刀叶为基数且等间隔设置;
所述香气制备装置包括:第二壳体、智能温控加热装置、第二控气阀、过滤透气板和第一气流导管;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呈圆柱体,其下部呈半球体,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连接有所述第一气流导管,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中部连接第二控气阀,所述第二壳体的半球体底部连接有所述智能温控加热装置;所述过滤透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中上部位,将隔离出来的香料室与所述第一气流导管分隔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有康,未经朱有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25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