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4331.1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57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崔炜;亓娜;李成龙;李兴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04 | 分类号: | A41D1/04;G06F16/2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驱动 运动 爽身衣 | ||
本发明属于冷却服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及动态舒适风调控方法。所述运动爽身衣包括衣服本体、通风管道和检测装置,采用一种参照植物叶脉结构所设计的分布式仿生通风管道为人体送风,通过所述检测装置中的主控单元处理心率和环境温湿度数据来调节微型鼓风机的风速。本发明轻巧方便,穿着舒适,能够均匀、高效地带走体表热量和汗水,保证人体热平衡,在保护人体健康的前提下,使人体达到最舒适的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冷却服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旅游、户外运动等项目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人体对于温度是相当敏感的,长时间在高温的环境中运动,会产生强烈的不舒适感还可能会导致中暑,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因此人们迫切需要一种自带“空调”的降温服装。另外在一些常见职业中也存在着对冷却服的需求,比如长时间在户外高温下执勤的民警、疫情期间工作的医护人员、野外勘探的地质工作者。
当前的冷却服按冷却原理主要分为液体冷却服、相变冷却服、气体冷却服三类。
液体冷却服冷负荷相对很高,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工人的热舒适性指标,但必须定期调整冷源,系统连续运行时间面临极大限制。服装自身携带的制冷系统及动力系统,使得液体冷却服具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
相变冷却服结构简单,无须额外添加制冷设备,操作简单。然而当前主流冷却介质相变点很低,容易带来过冷的问题,引发使用者的不适之感,同时,现有有机相变材料的使用安全性仍然有待考量。相变冷却还有一明显缺陷,即:材料有效冷却时间偏短,必须进行定期替换。
气体冷却服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整体结构并不复杂,通过压缩空气制冷,工作时间没有限制。但目前的气体冷却服需要连接压缩机,致使穿着后的工作范围有限。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利用微型鼓风机和通风管道结合为人体送风,安全轻便,吹风均匀;根据人体心率和环境温湿度信息实时调整风速,既解决了单一风速带来的过冷问题又避免了长时间吹风给人体带来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冷却服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以解决现有冷却服所存在的诸如体积大、重量偏重、不易携带、冷却效果不均匀、过冷等各种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运动爽身衣,包括:衣服本体、通风管道和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衣服本体袖口处布置有容纳检测装置的口袋,所述衣服本体后身的底部设有两个微型鼓风机,所述微型鼓风机与电池连接。所述的通风管道采用一种参照植物叶脉结构所设计的分布式仿生通风管道,根据人体背部模型分析得到的人体温度分布规律进行管道铺设。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包括两个进风口和若干出风口。通过所述微型鼓风机给衣服本体送风,以及通过管路小孔的微风全面为人体铺风,最后从袖口、领口完成排气,实现气体交换。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鼓风机选择直流12V,风量为15.2CMF的微型鼓风机,以人体脊柱为中心轴,对称安装在人体背部腹后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仿照植物的叶脉结构设有主管道和毛细管道两种类型,两个主管道仿照双子叶植物网状脉中的主脉结构呈纵向铺设在人体背部两侧,与微型鼓风机相连,两侧供气主管间的剩余空间通过毛细管道相接,仿照单子叶植物的平行脉结构呈横向分布,均匀铺设在人体背部及胸前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的主管道和毛细管道分别均匀开设若干通风微孔,通风微孔间的距离为50mm,通风微孔的孔径自下到上逐步增大,为 10-50mm,以解决管道末端送风量不足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心率检测模块、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主控单元、电源模块。所述心率检测模块内含心率传感器;所述环境温湿度检测模块用来检测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4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