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4731.2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尚;何壮壮;毕秋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7/20;E02D13/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防空洞 钢护筒 安装 工具 安放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该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包括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所述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包括钢护筒、护筒上端切割卡口、带凸齿的圆形钢板、法兰盘1、钢板凸齿、φ80钢管、M16螺栓、焊接在圆形钢板下的加劲肋和法兰盘2。该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使得灌注桩施工遇到防空洞时,处理施工问题简单,方便快捷。本发明发明的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方便操作;工艺简单且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
背景技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内大中小城市都建有密集的地下人防工程,网格分布,互相贯通。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人防设施已废弃且图纸资料丢失。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及城建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建筑基础工程施工中尤其是灌注桩施工过程遇到地下防空洞时,对地下防空洞的处理问题非常令人头疼,其孔内处理空间有限,又受地下水的影响干扰,处理不当容易发生塌孔漏浆以及断桩的问题。因此,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发明一种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解决钻孔孔灌注桩施工遇到防空洞时的施工难题。本发明发明的装置及施工方法能够解决钻孔灌注桩施工遇防空洞时防空洞部位的封堵护臂及钢护筒安设位置的确定等问题,能有效控制桩基在防空洞处的塌孔、漏浆、钢护筒位置不好确定及断桩等带来的技术风险。本发明发明的装置及施工方法简单且实用性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解决了现有桩基工程施工遇防空洞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及钢护筒安放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所述钻孔灌注桩遇防空洞钢护筒安装工具包括钢护筒、护筒上端切割卡口、带凸齿的圆形钢板、法兰盘1、钢板凸齿、φ80钢管、M16螺栓、焊接在圆形钢板下的加劲肋和法兰盘2,所述钢护筒上端口有四个切割而成的卡口,卡口与钢护筒安放器上的钢板凸齿吻合,特制钢护筒直径与钻孔灌注桩的桩孔直径相同,钢护筒壁厚1cm。护筒长度比防空洞上下各高30cm;
所述特制钢护筒安放器上的为带凸齿的圆形钢板,其上的凸齿由圆形钢板切割而成,共四个对称布置在圆形钢板四周,凸齿凸出圆形钢板外边缘2cm,圆形钢板外边缘直径比钢护筒内径小1cm,带凸齿直径同钢护筒外径,其上有螺栓孔与法兰盘1连接。钢护筒上端的卡口尺寸要比钢护筒安放器的凸齿要宽1-2cmm,不然钢护筒安放后难以将钢护筒安放器吊出,且凸齿边缘不能伸出钢护筒筒壁外,否则将对孔壁造成损坏及下放困难,采用带凸齿的圆形钢板与法兰盘1连接,便于凸齿损坏更换,降低成本;
所述特制钢护筒安放器上的钢板凸齿下焊有加劲肋,现场施工也可用φ20的钢筋焊接而成,钢护筒安放器上的凸齿必须是圆形钢板切割成的,且下部加劲肋或钢筋必须满焊,否则在下压钢护筒时容易弯曲损坏而不能将钢护筒送至指定标高;特制钢护筒安放器上的φ80钢管端部设有法兰盘,直接与圆形钢板连接的法兰盘1上设置有M16螺栓,法兰盘1直径15cm,另一端的法兰盘2与下节钢管相连;首节钢管长为1m,其余后节钢管长为2m,钢管直径80cm,壁厚1cm。使用钢管已知长度控制钢护筒安放的的位置,给施工带来方便。
工艺的具体操作如下:
(1)查阅勘查及物探资料,确定防空洞埋深及其详细参数;
(2)制作与防空洞相应高度的钢护筒,上下超出防空洞高度30cmm,备用;
(3)待钻孔灌注桩成孔后,用吊车将钢护筒吊装至桩孔上并调节垂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47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