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特性脆的钢种热轧卷钢过程中夹送辊控制起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4954.9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闫峥嵘;张世厚;康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特性 钢种 热轧 过程 中夹送辊 控制 起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特性脆的钢种热轧卷钢精轧领域。基于特性脆的钢种热轧卷钢过程中夹送辊控制起落方法,通过PLC判断材质代码是否为特性脆的钢种材质代码,如果不是按普通钢种热轧卷钢过程中夹送辊控制起落方法进行,如果是则头部采取压力控制是为了保证带钢头部到达卷筒正常建立张力,保证带钢顺利缠绕到卷筒上;中部采取位置控制是为了使夹送辊辊缝抬起一定辊缝离开硅钢表面,不会碾压到带钢表面的碎屑;尾部采取压力控制是为了夹送辊压住带钢尾部,避免带钢尾部失张“飞车”,等带钢离开夹送辊,即卷取夹送辊没有负荷后恢复原位置控制环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性脆的钢种热轧卷钢精轧领域。
背景技术
热轧带钢由精轧机架轧制,经层流冷却之后穿过夹送辊、助卷辊、由卷筒将其卷取成钢卷。精轧机组抛钢前,带钢在精轧机和卷筒之间保持张力、抛钢后在夹送辊和卷筒之间建立张力以保证拉展带钢,确保卷形良好。常规情况下,夹送辊咬钢后整个穿带过程中都处于压力控制以实时控制调整夹送辊辊缝。但卷取硅钢等特性脆的钢种产品时经常出现孔洞缺陷,相关技术人员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原理及数据分析得知孔洞缺陷与卷取侧导和夹送辊控制具有一定相关性:为了保证卷形由卷取侧导挤压带钢边部产生细小碎屑飞溅到带钢表面上,由于夹送辊咬钢后其控制始终处于压力控制状态,碎屑经夹送辊压力作用后被压入带钢表面,导致冷轧轧制时产生孔洞,严重时产生断带,从而影响冷轧生产效率和带钢表面质量,也严重影响我公司的用户利益,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卷取夹送辊控制来解决硅钢等特性脆的带钢表面孔洞造成后工序质量缺陷问题,避免冷轧机轧制断带情况,降低故障处理时间,减少废品损耗,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特性脆的钢种热轧卷钢过程中夹送辊控制起落方法,通过PLC判断材质代码是否为特性脆的钢种材质代码,如果不是按普通钢种热轧卷钢过程中夹送辊控制起落方法进行,如果是则按如下方法进行
步骤一、当特性脆的钢种的带钢头部到达夹送辊位置,即精轧机组PLC收到“夹送辊压力增”信号和卷筒负荷继电器信号,延时2秒,投入夹送辊抬起落下功能,即夹送辊断开压力控制同时投入夹送辊位置控制,并在原夹送辊设定辊缝值基础上增加10mm,plc保存咬钢时的位置值,即原夹送辊设定辊缝值基础上增加10mm的值;
步骤二、在特性脆的钢种的带钢尾部到达精轧机组末机架抛钢前,按照保存的咬钢时位置值强制投入夹送辊压力控制。
当精轧机组为7个机架时,特性脆的钢种的带钢尾部到达精轧机组末机架抛钢前的位置为第三个机架抛钢前的位置。
夹送辊位置控制和夹送辊压力控制都是通过PI控制器来实现。
特性脆的钢种为硅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针对带钢产品表面出现大量孔洞问题,本发明通过改进卷取过程中夹送辊控制环节,大幅减轻了热轧卷取硅钢等特性脆的钢种表面缺陷,并避免带钢尾部出现“飞车”问题,确保卷形良好,减少切损量,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卷取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精轧末机架与卷筒之间、卷取夹送辊与卷筒之间有一定的张力分配,带钢头部缠绕到卷筒时,带钢靠精轧末机架与卷筒之间的张力紧紧卷起来;当精轧末机架抛钢后,带钢尾部靠卷取夹送辊与卷筒之间的张力紧紧卷起来。本方案就是在带钢穿进夹送辊过程中,带钢头部压力控制-带钢中部位置控制-带钢尾部压力控制的有效转变,实现带钢头部顺利缠绕在卷筒上;靠精轧末机架与卷筒之间的张力正常卷取带钢中部,避免夹送辊对带钢表面的碎屑碾压而产生坑疤;带钢尾部切回压力控制,是为了保证精轧末机架抛钢后,夹送辊与卷筒之间建立合适的张力,保证压紧带钢尾部避免尾部“飞车”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49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