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86211.5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1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伟;卓越;刘永胜;杨峰;卢卫锋;刘垚;张泽卫;吴达;刘国良;钟礼亮;卡赛尔·艾布都卡克;李文俊;杨泽平;李云超;刘文涛;王洋洋;裴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李明全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建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堰体的几何尺寸,并根据所述堰体的几何尺寸构建二阶锥规划模型;
计算所述二阶锥规划模型中每个单元的耗散能;
根据各单元的耗散能排序确定并标记所述二阶锥规划模型中的加密单元和稀疏单元;
在所述加密单元的长边上增加一个新节点,在两个所述稀疏单元的公共边上增加一个新节点,并删除所述公共边的两端点,形成节点云集,根据所述节点云集建立基于Delaunay三角化重划分的二阶锥规划模型;
当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满足预定初始及边界条件时,将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作为堰体模型;
根据各单元的耗散能排序确定并标记所述二阶锥规划模型中的加密单元和稀疏单元包括:
按照每个所述单元的耗散能大小对所有单元进行排序;
按照耗散能由大到小的顺序累加每个所述单元的耗散能;
当累加的耗散能之和大于等于网格加密因子与总耗散能的乘积时,将累加的每个所述耗散能对应的所述单元标记为加密单元;
按照耗散能由小到大的顺序累加每个所述单元的耗散能;
当累加的耗散能之和大于等于网格稀疏因子与总耗散能的乘积时,将累加的每个所述耗散能对应的所述单元标记为稀疏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密单元的长边上增加一个新节点包括:
在所述加密单元的长边的中点增加一个新节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稀疏单元的公共边上增加一个新节点包括:
在两个所述稀疏单元的公共边的中点增加一个新节点。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初始及边界条件具体为:
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二条件,或者,同时满足第一条件和第三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条件为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的稳定性系数小于原二阶锥规划模型的稳定性系数;所述第二条件为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中所述单元的个数为5000~20000个;所述第三条件为所述二阶锥规划模型的更新次数达到更新次数阈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节点云集建立基于Delaunay三角化重划分的二阶锥规划模型之后还包括:
当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中的单元的至少一条边位于所述二阶锥规划模型的边界外时,删除该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不满足预定初始及边界条件时,继续更新所述节点云集,直至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满足预定初始及边界条件,将新的二阶锥规划模型作为堰体模型。
7.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堰体模型的建立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