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冬小麦异地加代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6256.2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豪圣;刘建军;宋健民;曹新有;程敦公;刘爱峰;刘成;李法计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4 | 分类号: | 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莫舒颖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冬小麦 异地 繁育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冬小麦异地加代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于第一年10月上中旬在黄淮麦区大田播种第N世代的冬小麦种子,自然春化后挖出带根幼苗;B、将步骤A中挖出的带根幼苗移栽至海南省大田,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株系选择,成熟后收获第N+1世代的种子;C、于次年将第N+1世代的种子顶凌播种于辽源地区大田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株系选择,7月中下旬小麦成熟后收获第N+2世代的种子;所述N为自然数。本发明的方法很容易地使传统育种的一年一代改为一年二代,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主要体现在:1)简单快速经济,技术难度低,无需特殊设施,简单易行,需要的人力物力少;2)加代的植株无需人工低温春化,既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作物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小麦异地加代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人类的主粮之一,在世界上广泛种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需求量不断增加。黄淮冬麦区冬小麦是跨年度生长的作物,生育期长,其间经过低温春化及光照阶段,才能正常开花结实。一般每年只能种植选育一代,小麦常规杂交育种是通过对亲本组合杂交,在分离的后代进行个体选择,最后获得目标材料的方法,冬小麦常规杂交育种选育稳定的株系一般需要8年左右的时间,前期的世代选育是育种材料加代的合适世代。
加代繁殖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技术,缩短作物繁殖周期的方法,是提高选育进程,缩短育种年限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方法有当地加代和异地加代两种方式。当地加代是利用温室或人工气候室等,将打破休眠或春化处理的小麦种植收获的方法。温室或人工气候室加代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相应的硬件及技术要求较高,电费等投入成本也较高,植株不分孽或分蘖少,农艺性状与大田相差很多,很难进行农艺性状的选择。异地加代是利用异地自然地理条件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使其比在本地每年生长发育周期提升1次或多次的技术。传统的冬小麦异地加代是在异地直接播种,种植收获种子,播种前需要对种子打破休眠或春化处理,现有的冬小麦在海南加代繁殖的植株,收获的种子一般春化处理后再种到当地或异地,这种情况下,种子很难分蘖,或分蘖少,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很难进行农艺性状的选择,加代效果不理想。在海南加代后收获的种子,带回当地播种,种子打破休眠或春化处理,也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种植选育。
加快小麦育种进程还有小麦单倍体育种、花药培养等一些其他方法,如小麦单倍体育种,可显著缩短育种年限,但需要小麦和玉米的花期相遇,后期幼胚培养及加倍处理的技术高,成本大,后代群体小,很难获得优良纯系的材料。花药培养是利用培养基诱导花药产生愈伤组织后产生单倍体苗,再通过化学药剂处理进行加倍从而获得双单倍体材料的方法,要求的技术和成本都较高,获得单倍体苗及双单倍体材料的频率也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小麦异地加代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于第一年10月上中旬在黄淮麦区大田播种第N世代的冬小麦种子,自然春化后挖出带根幼苗;
B、将步骤A中挖出的带根幼苗移栽至海南省大田,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株系选择,成熟后收获第N+1世代的种子;
C、于次年将第N+1世代的种子顶凌播种(即冻土融化以前播种)于辽源地区大田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株系选择,7月中下旬小麦成熟后收获第N+2世代的种子;
所述N为自然数。
上述方法中,所述黄淮麦区可包括如下地区:山东省、河南省、河北省、天津、安徽省、陕西省、江苏省。
上述方法中,所述辽源地区可包括吉林省辽源市及与其纬度相同的其它地区。
上述方法中,所述播种为点播或条播,以便进行大量繁种。
上述方法中,步骤A中所述带根幼苗可有5个以上分蘖。
上述方法中,将步骤A中挖出的带根幼苗移栽至海南省要在5天之内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6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孔蛋白单体的突变体、蛋白孔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封闭式耐火电气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