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7485.6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6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寐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兆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4 | 分类号: | F17C13/04;F16K17/34;F25B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外机氟利氧 泄漏 自动 阻断 方法 | ||
1.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包括储气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1)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外管(2),所述外管(2)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板(3),位于右侧的所述限位板(3)内壁活动连接有移动柱(4),所述移动柱(4)右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塞(5),所述外管(2)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密封头(6),所述外管(2)顶端固定安装有恒压杆(7),所述恒压杆(7)底端活动连接有限位块(8),所述限位块(8)顶端活动连接有卡块(9),所述卡块(9)顶部外壁活动连接有弹力绳(10),所述外管(2)底部内壁固定安装有固定头(11),位于左侧的所述限位板(3)内壁活动连接有外杆(12),所述外杆(12)外壁固定安装有阻气布(21),所述移动柱(4)左侧固定安装有安装柱(13),所述安装柱(13)左侧外壁活动连接有弹力带(14),所述弹力带(14)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转动头(15),所述转动头(15)外壁活动连接有安装杆(17),所述外杆(12)顶端和底端均活动连接有弹性铁片(16),所述外杆(12)内壁活动连接有内杆(18),所述内杆(18)外壁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9),所述连接杆(19)靠近阻气布(2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弧形杆(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9)与弧形杆(20)的数量均为六个,且连接杆(19)远离内杆(18)的一侧与弧形杆(20)远离内杆(18)的一侧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杆(20)的数量为六个,弧形杆(20)远离内杆(18)的一侧外壁与阻气布(21)内壁固定连接,且弧形杆(20)靠近外杆(12)的一侧与外杆(12)外壁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铁片(1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弹性铁片(16)左侧的相对一侧分别与外杆(12)的顶端和底端活动连接,两个弹性铁片(16)右侧的相对一侧分别与移动柱(4)的顶端和底端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17)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安装杆(17)左侧分别与外杆(12)左侧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头(6)内壁与外管(2)右侧均开设有出气口,密封头(6)出气口的直径小于密封塞(5)的直径,且密封头(6)出气口的直径大于外管(2)出气口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4)左侧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气压杆,且两个气压杆左侧分别与外杆(12)右侧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8)右侧内壁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内壁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气压杆外壁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氟利氧泄漏后自动阻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氟利氧发生泄漏且流速达到300-500ml/min时,氟利氧便会对阻气布(21)产生30-50N的作用力,使得弧形杆(20)进行转动,连接杆(19)随之转动,并带动内杆(18)进行收缩;
S2、外杆(12)在阻气布(21)作用下进行移动10-15CM,安装杆(17)随之进行移动,弹力带(14)在安装杆(17)作用下进行拉伸,并对安装柱(13)产生一定反作用力,同时弹性铁片(16)也开始进行弯曲并保持反作用力;
S3、此时卡块(9)对限位块(8)的作用力小于弹力带(14)对安装杆(17)的作用力以及弹性铁片(16)的反作用力,随后限位块(8)开始进行移动;
S4、卡块(9)在限位块(8)的作用下进行下移,弹力绳(10)在卡块(9)作用下进行拉伸并保持反作用力。
S5、在限位块(8)作用下安装板也开始进行移动,并带动气压杆进行移动,同时移动柱(4)便在气压杆作用下进行移动,并推动密封塞(5)进行移动;
S6、密封塞(5)移动至密封头(6)处,并对密封头(6)出气口进行堵塞,从而达到阻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兆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兆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4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