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筋膜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87869.8 申请日: 2021-10-12
公开(公告)号: CN114098698A 公开(公告)日: 2022-03-01
发明(设计)人: 刘文韬;赵君;韩东 申请(专利权)人: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主分类号: A61B5/055 分类号: A61B5/055;A61B5/00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肖艳
地址: 10019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筋膜 成像 方法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以及 程序 产品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筋膜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方法包括:对待成像位置发射激励脉冲;对待成像位置开启双回波螺旋梯度,通过双回波螺旋进行相位编码;设置从发射激励脉冲到开启双回波螺旋梯度的时间称为第一回波时间;从发射激励脉冲到双回波螺旋梯度结束的时间称为第二回波时间;调整第一回波时间和第二回波时间,基于调整后的第一回波时间得到回波螺旋采集待成像位置的第一K空间数据,基于调整后的第二回波时间得到回波螺旋采集待成像位置的第二K空间数据;基于第一K空间数据和第二K空间数据得到筋膜图像。本发明在实现筋膜成像的同时,提高筋膜成像效率和优化筋膜成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筋膜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利用人体内磁核在强磁场中共振的原理,施加信号激励脉冲和编码梯度,实现非入侵式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中常见的信号源是氢原子,人体绝大部分氢质子来源于软组织,且不同的组织的纵向弛豫时间(T1)和横向弛豫时间(T2)存在差异,因而相比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丰富的软组织对比度,广泛应用于人体大脑以及腹部的临床检查中。根据组织弛豫时间的大小,可分为:长T2组织(T210ms,如灰质、白质、肌肉等),短T2组织(1msT210ms,如软骨、筋膜等),以及超短T2组织(T21ms,如骨、肺实质等)。筋膜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等成分组成,多层(一般为三层)不同排列方向的纤维层最终组成筋膜结构,其紧密排列使得自由水几乎全部排出,只留下与蛋白相结合且不能移动的束缚水。依据磁共振的成像原理,传统磁共振技术基本无法检测具有短T2甚至超短T2(约1-10ms)的骨、跟腱、半月板以及髓鞘壁。

生理状态下,筋膜能够维持体态,与肌肉,骨骼,神经等协同作用产生肢体运动。全身运动的协调和身体张力的平衡同样依赖于筋膜的配合。病理情况下,筋膜的任一处出现功能的异常,都会循行应力传导的方向影响远端其余部位的功能发挥。同时未受损的区域也能一定程度上替代或补充受损部位的功能,即所谓代偿作用。但过度代偿会增加代偿组织的负担,甚至会使其产生病理反应,轻者如疲劳,酸痛,重则如劳损,筋膜炎和骨赘等,最终导致运动功能失调。近年来,由于坐姿姿势不当等引发不良体态的人群日益增加,借助筋膜成像的指导,通过形体训练可对多种不良体态起到矫正作用。纠正不良体态的关键在于松解过于紧张的肌肉,筋膜,平衡筋膜的拉力,筋膜的成像能够帮助深入阐明运动改良体态的确切机制。

但是长期以来在临床上,对筋膜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结构和功能考虑较少,然而人体是一个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诊断和治疗时重视筋膜的作用。因此,在临床若发现某处运动功能异常,应将人体视为整体,借助筋膜的结构和功能,发挥整体性的特点,分析导致病损的根本原因,避免“头痛医头”的简单策略和片面治疗。

现有技术在筋膜成像方面存在的问题或缺陷为:

(1)筋膜属于短T2组织(1msT210ms),传统的成像方法难以实现筋膜的成像。

(2)传统的筋膜成像,成像时间长,患者难以耐受,而且很难避免在扫描过程中扫描部位的移动,因此会导致成像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筋膜成像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实现筋膜的成像、以及成像时间长,成像效果不佳的缺陷,在实现筋膜成像的同时,提高筋膜成像效率和优化筋膜成像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筋膜成像方法,包括:

对待成像位置发射激励脉冲;

对所述待成像位置开启双回波螺旋梯度,通过双回波螺旋进行相位编码;设置从发射所述激励脉冲到开启所述双回波螺旋梯度的时间称为第一回波时间;从发射所述激励脉冲到所述双回波螺旋梯度结束的时间称为第二回波时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未经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8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