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7909.9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7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涂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涂小庆 |
主分类号: | A23L19/10 | 分类号: | A23L19/10;A23N1/02;B02C18/10;B02C18/24;B26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工用 制造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和绞碎,同时进行筛选的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包括有底板,其底板为整个设备进行支撑;第一支撑柱,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柱;切割机构,电机输出轴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切割机构;搅碎机构,底板上设置有搅碎机构。通过切割机构和搅碎机构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对红薯进行切割和绞碎,使得绞碎后的红薯汁能够被收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番薯的销量,防止番薯滞销坏在泥土地里,人们普遍会将番薯制作成薯粉,人们将番薯制作成薯粉首先需要将番薯磨成番薯粉,然后将番薯粉制作成番薯粉浆,随后将番薯粉浆倒入漏斗内,再人工用手拿住漏斗不断抖动,使漏斗内的番薯粉浆落入煮锅内,人工并在抖动漏斗的同时,需要转动手使漏斗转动,从而使番薯粉浆均匀的落入煮锅内,防止薯粉结团,然后人工用手将煮锅内热薯粉捞入冷水锅内冷却。
目前,通过人工用手拿住漏斗不断抖动,并转动手使漏斗转动进行薯粉制作的方式,长时间的工作工人手臂易酸痛,且需要人工用手间断的将煮锅内热薯粉捞入冷水锅内冷却,如此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制作薯粉的效率较低。
因此现在研发一种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和绞碎,同时进行筛选的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手动制作长时间的工作工人手臂易酸痛,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制作薯粉的效率较低的缺点,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下料和绞碎,同时进行筛选的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产加工用薯粉制造设备,包括有:
底板,其底板为整个设备进行支撑;
第一支撑柱,底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一支撑柱;
切割机构,电机输出轴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切割机构;
搅碎机构,底板上设置有搅碎机构;
切割机构包括有:
第四支撑柱,底板顶部两侧均设有第四支撑柱;
切割刀,第四支撑柱之间连接有切割刀;
第二支撑柱,左侧的第四支撑柱上焊接有第二支撑柱;
第三支撑柱,底板顶部两侧均设有第三支撑柱;
第一弹簧,第三支撑柱上部均设有第一弹簧;
第一齿条,左侧的第一弹簧底部连接有第一齿条;
第一压板,第一齿条和右侧的第一弹簧之间设有第一压板;
第一转轴,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和第二支撑柱转动式连接;
缺齿轮,第一转轴上设有缺齿轮。
作为优选,搅碎机构包括有:
支撑架,底板顶部一侧焊接有支撑架;
第五支撑柱,支撑架顶部焊接有第五支撑柱;
第二转轴,第五支撑柱上转动式连接有第二转轴;
传送组件,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之间绕有传送组件;
搅碎桶,支撑架一侧设有搅碎桶;
支撑杆,搅碎桶侧壁设有支撑杆;
刀片,支撑杆上转动式连接有刀片;
锥齿轮,刀片顶部和第二转轴一侧均设有锥齿轮,两锥齿轮相互啮合;
出料通道,搅碎桶底部一侧设有出料通道。
作为优选,还包括有上料机构,上料机构包括有:
第二齿条,第一压板顶部一侧设有第二齿条;
第六支撑柱,第四支撑柱一侧均设有第六支撑柱;
限位架,第六支撑柱之间连接有限位架;
上料框,限位架顶部一侧设有上料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涂小庆,未经涂小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79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