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8390.6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胡效坤;肖越勇;姜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启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5/00 | 分类号: | A61M15/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夏舜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传感器 融合 智能化 雾化器 | ||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上端盖(13)、雾化机构和药液盒(2),所述上端盖(13)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雾化机构和药液盒(2)均安装在所述上端盖(13)上,所述药液盒(2)连通所述雾化机构,所述雾化机构内设置有使雾化更精细的微网(17)和若干用于雾化药液的雾化片(132);
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用于测量人体体温的红外传感器、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用于测量所述壳体(1)与使用者间距的测距传感器,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主控芯片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主控芯片控制连接所述雾化片(132),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信号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还信号连接手机终端APP。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机构包括雾化下盒(131)和雾化上盒(15),所述雾化下盒(131)固定设置在所述上端盖(13)上,所述雾化上盒(1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雾化下盒(131)上,若干所述雾化片(132)设置在所述雾化下盒(131)的内底面,所述微网(17)设置在所述雾化上盒(15)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上盒(15)的侧面设置有通孔,所述药液盒(2)的侧面设置有出液道(22),所述出液道(22)伸入所述通孔、使所述药液盒(2)连通所述雾化下盒(131)和雾化上盒(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盒(2)的顶部设置有可转动的盒盖(21),所述盒盖(21)的侧面还设置有出雾罩(16),当所述盒盖(21)盖上时、所述出雾罩(16)遮盖所述雾化上盒(15),所述出雾罩(16)的顶部设置有出雾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132)的表面或者所述雾化下盒(131)的内底面还设置有用于检测是否有药液的压力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17)上设置有若干雾化孔,所述雾化孔的孔径为1-4微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片(132)采用抗菌陶瓷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端盖(12),所述下端盖(1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池安装孔(19)和电路板,所述壳体(1)的侧面还设置有若干检测孔(11)、电源按钮(14)和USB接口(1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表两侧采用模仿人体手掌、手指握姿的仿生设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化微网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的型号为超低功耗STM32L4系列,并内置有基于TensorFlow Lite forMicrocontrollers深度学习架构的自主训练生成的轻量型神经网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启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启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839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