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8945.7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唐健;陈羽;余涛;沈韩;黄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T1/203 | 分类号: | G01T1/2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宇生缪子 探测 系统 | ||
1.一种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包括:
探测模块;所述探测模块包括纵向塑料闪烁模组和多层横向塑料闪烁模组,所述纵向塑料闪烁模组和每层所述横向塑料闪烁模组分别包括多个塑料闪烁单元;各层所述横向塑料闪烁模组层叠;同一所述横向塑料闪烁模组内的相邻两个所述塑料闪烁单元之间的间隙能容纳一个所述塑料闪烁单元穿过,相邻两层所述横向塑料闪烁模组的朝向不同;所述纵向塑料闪烁模组中的各个所述塑料闪烁单元分别从各层所述横向塑料闪烁模组的间隙垂直穿过;所述塑料闪烁单元的两端均设有光电读出单元;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从各所述光电读出单元获取检测信号,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进行缪子轨迹重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闪烁单元包括:
塑料闪烁体;
反射膜;所述反射膜覆盖所述塑料闪烁体的侧面以及部分底面,在所述塑料闪烁体的底面形成没有被所述反射膜覆盖的缺口;
第一光电读出单元;
第二光电读出单元;
第一塑料端盖;所述第一塑料端盖安装在所述塑料闪烁体的一端,将所述第一光电读出单元固定在所述塑料闪烁体的一个底面的缺口处;
第二塑料端盖;所述第二塑料端盖安装在所述塑料闪烁体的另一端,将所述第二光电读出单元固定在所述塑料闪烁体的另一个底面的缺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塑料闪烁模组中的所述塑料闪烁单元还包括:
第一有机玻璃块;所述第一有机玻璃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光电读出单元与所述塑料闪烁体的一个底面的缺口之间;
第二有机玻璃块;所述第二有机玻璃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电读出单元与所述塑料闪烁体的另一个底面的缺口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闪烁单元还包括:
铝箔;所述铝箔覆盖在所述第一塑料端盖的外部以及所述第二塑料端盖的外部;
黑色胶布;所述黑色胶布覆盖所述反射膜的外部、所述第一塑料端盖的铝箔外部以及所述第二塑料端盖的铝箔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塑料端盖与所述塑料闪烁体之间、所述第二塑料端盖与所述塑料闪烁体之间通过锡进行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还包括:
第一航空插头;所述第一航空插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塑料端盖上,所述第一航空插头与所述第一光电读出单元连接;
第二航空插头;所述第二航空插头安装在所述第二塑料端盖上,所述第二航空插头与所述第二光电读出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所述横向塑料闪烁模组的朝向相互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进行缪子轨迹重建,包括:
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各所述光电读出单元测得的信号强度;
将各所述光电读出单元映射至空间中的各空间点,从而确定各所述空间点各自对应的信号强度;
根据各所述空间点各自对应的信号强度进行轨迹拟合,从而确定缪子的轨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还包括: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用于驱动所述探测模块改变空间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宇生缪子探测系统还包括: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缪子轨迹重建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894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