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及气溶胶生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88953.1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52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廖振龙;牛彦明;张森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57 | 分类号: | A24F40/57;A24F40/46;A24F40/90;A24F40/4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85 | 代理人: | 杨晖琼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溶胶 生成 制品 系统 | ||
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溶胶生成部、降温元件和吸嘴,
所述气溶胶生成部与所述降温元件连接,所述吸嘴连接在所述降温元件远离所述气溶胶生成部的一端;
所述降温元件设有第一气溶胶通道和第二气溶胶通道,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的下游,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与所述气溶胶生成部对接,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与所述吸嘴对接,使所述气溶胶生成部所形成的气溶胶,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后进入所述吸嘴并向外排出,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和第二气溶胶通道之间设有第一出气单向阀,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与第二气溶胶通道的连通和隔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部包括气溶胶发生基材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接触,所述发热体用于对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进行加热以生成气溶胶,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降温元件连接,使气溶胶依次进入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和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气溶胶生成部和所述降温元件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的至少一部分由所述外壳与所述降温元件的外侧壁围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有供气溶胶通过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降温元件的一端为密封设置,所述降温元件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连接,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与所述内腔连通,使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加热后所形成的气溶胶从所述透气孔依次进入所述内腔和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与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对接,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远离所述降温元件的一端为密封设置,所述发热体与所述降温元件连接的一端为密封设置,使空气进入所述内腔加热形成热空气后,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内部,以加热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进入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部还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连接在所述内腔中,所述导热管内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气体通道,所述导热管与所述内腔的侧壁之间的间隔区域形成第二气体通道,所述发热体和所述导热管的一端均与所述降温元件连接,所述第一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连通,所述发热体远离所述降温元件的一端为密封设置,使空气依次进入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后,通过所述透气孔进入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吸附件,所述透气吸附件设置在所述气溶胶生成部的上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为硅胶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溶胶通道的侧壁和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的侧壁均设有凸起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位于所述降温元件内部的空腔中,所述第一出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气溶胶通道的进气端。
11.一种气溶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溶胶发生装置和如上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所述气溶胶发生装置包括壳体、感应线圈、电源和控制电路板;
所述感应线圈、所述电源和所述控制电路板均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电源与控制电路板连接,控制电路板与感应线圈连接,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部可插拔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其中,当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插入到所述壳体的内部时,所述感应线圈环绕设置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的气溶胶生成部外侧,所述气溶胶生成部包括气溶胶发生基材和发热体,所述发热体的外侧与所述气溶胶发生基材接触,所述发热体由金属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889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