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0089.9 | 申请日: | 202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27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毅;袁鹏;曹培;李清文;王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中航蓝海(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14;F24S20/00;F24S70/1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赵世发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 流体 流动 结晶 光热 海水 淡化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热界面水蒸发机构、第一吸水机构和第一排水机构;所述光热界面水蒸发机构具有沿指定方向卷绕形成的圆盘状结构,并包括光吸收壳层和吸水芯层;所述光吸收壳层包覆在所述吸水芯层表面,所述第一吸水机构、第一排水机构分别与所述吸水芯层连接,从而在所述第一吸水机构、吸水芯层、第一排水机构之间形成水传输通道;所述第一吸水机构设置于第一蓄水装置内,所述第一排水机构设置于第二蓄水装置内;
其中,所述光吸收壳层表面设有若干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为50-200μm,微孔的间隔为600-240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水机构伸入所述第一蓄水装置内与第一蓄水装置中液体接触,所述第一排水机构伸入所述第二蓄水装置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机构设于所述光热界面水蒸发机构边缘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水机构设于所述光热界面水蒸发机构中心处,并且,所述第一排水机构的末端低于所述第一蓄水装置内液面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壳层包括光热高分子、光热等离子材料或光热半导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芯层为柔性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芯层材料包括无纺布、亲水泡沫、棉绳或麻绳。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管状流体流动无盐结晶光热海水淡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吸收壳层和吸水芯层之间涂有粘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中航蓝海(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纳米技术研究院;中航蓝海(北京)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00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