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1214.8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89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尧;王乾坤;孙忠梅;梁治安;罗忠岩;魏转花;廖银英;董浩;李睿;李继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D1/014 | 分类号: | B03D1/014;B03D101/02;B03D10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017 | 代理人: | 陈建 |
地址: | 364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硫金铜 铅矿 捕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高硫金铜铅矿石捕收剂中的叔丁基取代基具有较强的供电子诱导效应,增强其与金铜铅硫化矿物的捕收能力,同时该捕收剂对黄铁矿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实现了高硫金铜铅矿石的金、铜、铅综合高效回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工艺简单、高效、环保,易于实现工业化,所用的原料具有来源广泛、产量大的特点,能够应用于高硫金铜铅矿石的浮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物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硫金铜铅矿石,铜主要以黄铜矿为主、硫主要以黄铁矿为主、铅主要以方铅矿为主,金主要以自然金的形式存在。硫化铜矿物和黄铁矿都是金的主要载体,铜铅硫分离的过程中,同时要兼顾金、铜、铅综合回收率是该类矿石浮选的关键。
目前,高硫金铜铅矿的浮选捕收剂占主导地位为黄药、黑药等,这些捕收剂需在高碱性矿浆中(pH>10)作业,而在较低pH条件下的浮选效果不理想。高碱条件下,由于黄铜矿、黄铁矿等表面受到OH—的侵蚀,形成亲水性的氢氧化铁薄膜,载金矿物(黄铜矿、黄铁矿等)受到一定抑制,导致金的回收率较低。后来经过不断改进发展,产生了黄药酯、硫氨酯等选择性的酯类捕收剂,但对于高硫金铜铅矿的实际浮选中,精矿金、铜、铅回收率偏低,实际的选矿结果不能达到设计的要求。因此,开发一种对高硫金铜铅矿石兼具捕收能力和选择性的新型捕收剂,有助于实现高硫金铜铅矿石的金、铜、铅综合高效回收。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捕收剂对高硫金铜铅矿石具有较好的捕收能力和选择性,可实现高硫金铜铅矿石的金、铜、铅高效综合回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该捕收剂为具有式Ⅰ结构的S-叔丁基-O-烷基黄原酸酯或具有式Ⅱ结构的S-叔丁基-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酯:
进一步地,R1为C2~C5的烃基,R2为正丁基或异丁基。
更进一步地,R1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正戊基、异戊基中的任一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的制备方法,该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为具有式Ⅰ结构的S-叔丁基-O-烷基黄原酸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黄原酸盐用水溶解后,在常温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叔丁基氯,搅拌反应,用分液漏斗分去下层含氯化物的水溶液得到S-叔丁基-O-烷基黄原酸酯。
上述方法中,黄原酸盐与叔丁基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1;溶剂水的用量为10~20ml/0.1mol黄原酸盐;反应温度为30~40℃,反应时间5~8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的制备方法,该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为具有式Ⅱ结构的S-叔丁基-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酯;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用水溶解后,在常温搅拌条件下缓慢加入叔丁基氯,搅拌反应,用分液漏斗分去下层含氯化铵的水溶液得到S-叔丁基-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酯。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中,叔丁基氯与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1.1;溶剂水的用量为10~20ml/0.1mol O,O-二丁基二硫代磷酸盐;反应温度为30~50℃,反应时间为3h。
上述高硫金铜铅矿捕收剂在高硫金铜铅矿浮选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1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