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腔功率输入用覆铜不锈钢管构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2091.X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8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旭;皇世春;谭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F16L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730013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功率 输入 用覆铜 不锈钢管 构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覆铜不锈钢管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覆铜不锈钢管构件所应用的器件要求准备不锈钢管件和无氧铜料,对所述不锈钢管件和无氧铜件的表面油渍和表面氧化物进行清洗,晾干后放入干燥环境;
2)对表面处理完成后的不锈钢管件和无氧铜件进行装配;再采用不改变原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的焊接方法将装配完成的不锈钢管件和无氧铜连接,得到内部覆铜的不锈钢管构件;
3)通过机械加工方法对所述内部覆铜的不锈钢管构件的覆铜层厚度进行减薄,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覆铜不锈钢管构件应用的器件包括功率输入管件、粒子加速器领域微波谐振腔或其它微波器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不锈钢和铜料为粉末、管材、带材等,其中不锈钢为304、316、316L或316LN,铜为无氧铜;所述无氧铜的RRR值范围是: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的装配是指将不锈钢管件和无氧铜件装配在一起,形成间隙配合;所述不锈钢管件内径与无氧铜件外径的差值为0.1-0.4mm。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焊接方法为热等静压扩散焊接法或爆炸焊接法。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内部覆铜的不锈钢管构件中无氧铜厚度范围是0.08~10m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减薄的厚度由覆铜不锈钢管构件所应用的器件在工作频率下的趋势深度决定;通常其厚度为无氧铜微波趋肤深度的2~4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09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