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2196.5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通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寒武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殷筛网 |
地址: | 2000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处理 用翻泥 布料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包括壳体、行走机构以及翻泥组件。所述铲泥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前端,所述传送带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送带的前端与所述铲泥板尾部承接;所述漏料篮固定在所述壳体后端,所述传送带的后端设置在所述漏料篮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粉碎辊转动安装在所述漏料篮中,所述漏料篮等间距开设有漏料槽;粉碎辊转动安装在漏料篮中,起到粉碎辊对泥土进一步粉碎处理,由于漏料篮等间距开设有漏料槽,使得粉碎后的泥土通过漏料槽落至地面,便于污泥的干化处理,减少人工翻抛,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水处理工艺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污泥,这些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含水率达75%-85%,随着各地污水处理厂的扩建,这些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市场上的污泥干燥设备主要有:三通式回转圆通干燥机(即转鼓干燥机)、间接加热式回转圆通干燥机、带粉碎装置的回转圆通干燥机、流化床干燥机、蝶式干燥机、浆叶式干燥机、盘式干燥机、带式干燥机等。污泥干燥是应用人工热源以工业化设备对污泥进行深度脱水的处理方法,由于提高水分蒸发强度的要求,使用人工热源,其操作温度(对污泥颗粒而言)通常大于100℃,干燥对污泥的处理效应,不仅是深度脱水,还具有热处理的效应;加之,污泥干燥处理的产物,其含水率可控制在20%以下,即达到抑制污泥中的微生物活动的水平,因此污泥干燥处理可同时改变污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这些方法不仅需要安装大型器械设备,驱动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日常运行和维护成本非常高,操作复杂,且容易产生臭气等异味,污染环境;
因此,为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通常配合太阳能、地热或生产余热对污泥或其它含水物料进行有效脱水,可有效去除水分,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及生产废弃能源,为使污泥快速干化,但底下的湿污泥未翻抛,还是导致干化效率低,现有的通过人工进行翻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便于污泥的干化处理,减少人工翻抛,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包括壳体、行走机构、翻泥组件以及布料组件。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行走轮和导向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底部,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壳体后端;
所述翻泥组件包括铲泥板和传送带,所述铲泥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前端,所述传送带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传送带的前端与所述铲泥板尾部承接;
所述布料组件包括漏料篮和粉碎辊,所述漏料篮固定在所述壳体后端,所述传送带的后端设置在所述漏料篮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粉碎辊转动安装在所述漏料篮中,所述漏料篮等间距开设有漏料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行走轮安装在壳体底部,导向轮安装在壳体后端;通过行走轮与导向轮配合在地面上滚动,带动壳体前行,铲泥板安装在壳体前端,在壳体前进过程中,将地上平铺的泥土铲起,由于传送带的前端与铲泥板尾部承接,使得被铲起的泥土转移至传送带表面,传送带安装在壳体内,漏料篮固定在壳体后端,传送带的后端设置在漏料篮进料口的正上方,使得铲起的泥土落入漏料篮中,粉碎辊转动安装在漏料篮中,起到粉碎辊对泥土进一步粉碎处理,由于漏料篮等间距开设有漏料槽,使得粉碎后的泥土通过漏料槽落至地面,便于污泥的干化处理,减少人工翻抛,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适用性强。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污泥处理用翻泥布料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端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导向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转杆下端,所述转杆上端连接有旋转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通,未经高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1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频差自积的会聚区区号判别方法
- 下一篇:基于纳米材料的胶体液流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