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基分散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2703.5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1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发明(设计)人: | 全丹毅;杨清林;周亚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03 | 分类号: | C08J3/03;C08L5/08;C08L5/10;C09D105/08;C09D105/10;C08J7/04;C08L10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周坤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散 体系 | ||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用于获得该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复合高分子膜。所述组合物包括粘多糖组分和分散系组分,其中粘多糖组分包括A类粘多糖和B类粘多糖,所述A类粘多糖的性质包括:分子量为1500KDa‑8000KDa;所述B类粘多糖的性质包括:分子量为0.5KDa‑800KDa;所述A类粘多糖和所述B类粘多糖的重量比为1:(0.2‑20)。本发明的组合物所得的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更加均匀稳定、粘性更低,能够与高分子膜有更好的相容性,所得的复合高分子膜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用于获得该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复合高分子膜。
背景技术
水基分散体系是介于溶剂与凝胶之间的一种分散半固体多相体系,可以形成具有一定流变性的凝聚态。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多被用于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
粘多糖是蛋白聚糖大分子中聚糖部分的总称。由糖胺的二糖重复单位组成,二糖单位中通常有一个是含氨基的糖,另一个常常是糖醛酸,并且糖基的羟基常常被硫酸酯化。粘多糖可分为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硫酸角质素、透明质酸、肝素及硫酸乙酰肝素等类别。随着化学研究与发展的不断深入,发现粘多糖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在生命现象中参与了细胞的各种活动,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内的天然生化物质,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
粘多糖的水基分散体系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方式是铺展在高分子膜的表面,作为润滑剂和润湿剂或者作为载药体系,以使得这种铺展有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高分子膜在生活和医疗中的应用更加有效和舒适,例如被应用于抗凝血、降血脂、抗病毒、抗肿瘤及抗放射等等多个领域。
但是,由于粘多糖自身性质的影响,这种铺展有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高分子膜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粘多糖在分散介质中难以均匀分散,而且导致其性能下降;高粘性的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不稳定,与高分子膜相容性差,不易分散,从而限制了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因此,发明一种更适合配合高分子膜使用的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用于获得该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组合物,以及含有该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复合高分子膜。本发明的组合物所得的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更加均匀稳定、粘性更低,能够与高分子膜有更好的相容性,所得的复合高分子膜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粘多糖组分和分散系组分,其中粘多糖组分包括A类粘多糖和B类粘多糖,所述A类粘多糖的性质包括:分子量为1500KDa-8000KDa;所述B类粘多糖的性质包括:分子量为0.5KDa-1499KDa;且所述A类粘多糖与所述B类粘多糖的分子量之差不小于300KDa;所述A类粘多糖和所述B类粘多糖的重量比为1:(0.2-20)。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粘多糖的选择对形成分散性、稳定性和高分子膜相容性均较好的粘多糖水基分散体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本发明的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通过将不同的特定粘多糖按照特定比例进行配合,能够有效提高上述三性。
优选地,所述A类粘多糖和所述B类粘多糖的重量比为1:(3-20),更优选为1:(5-12)。
优选地,所述A类粘多糖与所述B类粘多糖的分子量之差不小于400KDa。
在本发明中,所述A类粘多糖和所述B类粘多糖的化合物可以是相同的或不同的。换句话说,所述A类粘多糖和所述B类粘多糖不以种类作为区分,而是以上述性质为区分,例如分别为分子量不同的透明质酸钠。
优选地,所述A类粘多糖和所述B类粘多糖各自独立地选自透明质酸钠、硫酸软骨素、软骨素、肝素和硫酸角质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振连接件及预压缩式轨道减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心血管科用人工心脏起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