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酸清洁产品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2711.X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7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03 |
发明(设计)人: | 全丹毅;常睿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46 | 分类号: | A61K8/46;A61K8/44;A61Q5/02;A61Q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布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5 | 代理人: | 周坤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新锦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清洁 产品 及其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清洁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酸清洁产品及其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氨基酸清洁产品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主表面活性剂和辅表面活性剂,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酰基甘氨酸盐,所述辅表面活性剂选自磺基琥珀酸盐和酰基谷氨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组合物所得的氨基酸清洁产品泡沫细腻丰富,温和无刺激,成分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控油能力和保湿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清洁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基酸清洁产品的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或者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氨基酸清洁产品、该氨基酸清洁产品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养肤概念已经成为时下热点,外用产品应在不伤害肌肤自身生理屏障的基础上发挥相应功效。清洁作为护基础步骤对于护肤至关重要。传统的皂基洁面,脱脂能力强,对肌肤的酸碱环境和微生态有较大负面影响,且会造成一定刺激性。
氨基酸洁面呈弱酸性或中性,温和无刺激,已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目前的氨基酸洁面仍通常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清洁能力较弱。
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的具有较强清洁能力的氨基酸清洁配方是非要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氨基酸清洁产品所存在的清洁能力较弱等问题,提供一种氨基酸清洁产品的组合物、含有该组合物或者由该组合物制备得到的氨基酸清洁产品、该氨基酸清洁产品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本发明的氨基酸清洁产品的组合物所得的氨基酸清洁产品泡沫细腻丰富,温和无刺激,成分简单,并且具有很好的控油能力和保湿能力。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的氨基酸清洁产品(例如洗面奶)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例如:(1)泡沫不够丰富,温和度够但是去污能力弱;(2)为了提升去污能力,现有技术通常选择添加高含量粉末状表面活性剂,但是生产过程中易出泡,加大了工艺难度,膏体粗糙不细腻;(3)较难增稠,稳定性欠佳,很多产品用到较多增稠剂,或者皂基成分和氨基酸成分复配使用起到增稠效果,使用成分过多,为肌肤带来负担;等。由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致力于研究一种同时兼具温和度和去污能力且成分简单的氨基酸清洁产品。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氨基酸清洁产品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包括主表面活性剂和辅表面活性剂,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酰基甘氨酸盐,所述辅表面活性剂选自磺基琥珀酸盐和酰基谷氨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主表面活性剂为椰油酰甘氨酸盐。
优选地,所述辅表面活性剂包括椰油酰谷氨酸二盐和/或月桂醇磺基琥珀酸二盐。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通过将酰基甘氨酸盐、磺基琥珀酸盐和/或酰基谷氨酸盐能够产生很好的协同作用,尤其是椰油酰甘氨酸盐与椰油酰谷氨酸二盐和/或月桂醇磺基琥珀酸二盐的搭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泡沫的细腻性和丰富性;并且能够起到很好的增稠效果,从而可以不必格外加入增稠剂;还能够有效提高使产品的稳定性,从而可以不必格外加入防腐剂;从而使产品的成分简单,减轻成分过多带来的肌肤负担。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主表面活性剂,所述辅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可以为10-50重量份,优选为25-40重量份,更优选为28-36重量份。
本发明的发明人还发现,椰油酰甘氨酸盐的液态和固态会呈现出不同的性质,而通过将椰油酰甘氨酸盐的液态和固态配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增稠效果和稳定性。
在发明中,所述“液态的椰油酰甘氨酸盐(钠/钾)”与“固态的椰油酰甘氨酸盐(钠/钾)”均为本领域中能够商购得到的常规产品。所述液态的椰油酰甘氨酸盐(钠/钾)的固含量通常在30%左右,本发明使用该范围的产品即可,即本发明的液态的椰油酰甘氨酸盐的固含量优选为25-35%。
优选地,以所述主表面活性剂由液态椰油酰甘氨酸盐和固态椰油酰甘氨酸盐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新型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27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