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PEE声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3080.3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5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同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28;B32B27/32;B32B27/08;B29D7/01;H04R3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田祥宝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pee 声学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声振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PEE声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TPEE声学薄膜包括托底膜层和TPEE薄膜层;其制备方法包括:(1)原料干燥;(2)双层共挤流延薄膜的制备;(3)双层共挤复合膜卷的制备。本发明采用双层共挤流延法制备,两种薄膜进行同步加工,可即时得到带有托底膜的TPEE薄膜,其设备简单、工序简便,容易操作,可连续化生产,制得的TPEE声学薄膜具有拉伸强度高,韧性好,断裂伸长率更高,高温下的脆化程度更小,性能稳定、良好,厚度均匀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电声行业振膜材料的制作,本发明的方法效率高,两种薄膜同时加工易实现、易剥离、厚度可调,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声振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TPEE声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电声器件是指电和声相互转换的器件,其利用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或压电效应等来完成电声转换,主要包括扬声器,耳机,传声器,唱头等。声学薄膜是电声器件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在例如音圈机械驱动下的运动是产生声音信号的原因,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电声转换效果以及是否能完美地呈现出声音的本质,而不失真。因此,如何改善声学薄膜的综合性能成为业内研究者们研究的热门课题。
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声系统需要不断地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提出的更高要求,需要更完美的呈现出声音的本质,这就要求声学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性能。理想的声学薄膜不仅需要有高的抗弯刚度、低的密度、高的内阻尼,还需要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候性、机械力学性能以及要求严苛的在热负荷下的功能容量,常规的膜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聚碳酸酯(PC)更为频繁地处于它们的极限,无法满足高质量声学薄膜使用要求。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声学薄膜是由单层PEEK材料或含有PEEK的复合材料构成,然而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43℃左右,当电声器件的加热温度超过PEEK及其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后,PEEK及其复合材料就会变软,出现不可逆的变形,其声学性能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例如由谐振频率升高引起的听音杂音现象等等。
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这种材料同时具有橡胶的弹性和工程塑料的强度;与橡胶相比,它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与工程料相比,同样具有强度高的特点,而柔韧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更好。然而,这种材料极易燃烧且明显滴落,不易获得低硬度制造,加工条件较窄,须较精密加工机械,且价格昂贵。可见,利用TPEE材料的优点将其应用到声学膜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但由于TPEE材料本身较软无法直接通过流延或者吹膜的方式制得TPEE膜,而是需要复合一层托底的材料才可生产,此种方法工艺较复杂且良率低、厚度均一性差。
因此,急需一种制作简单、效率高的TPEE声学薄膜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韧性好,断裂伸长率高,高温下脆化程度小,厚度均一性好的TPEE声学薄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TPEE声学薄膜,包括托底膜层和TPEE薄膜层,所述托底膜层和所述TPEE薄膜层采用双层共挤流延方式成膜。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TPEE薄膜层由TPEE粒子制成,所述托底膜层由OPP粒子、PE粒子或TPX粒子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制成。
TPEE(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是含有聚酯硬段和聚醚软段的嵌段共聚物。其中聚醚软段和未结晶的聚酯形成无定形相聚酯,硬段部分结晶形成结晶微区,起物理交联点的作用。
OPP是聚丙烯,由聚丙烯材料采用平膜法经过双向拉伸而制得的薄膜,它具有拉伸强度高、刚性高、透明度好、光泽度好、低静电性能、优异的印刷性能和涂层附着力、优异的水蒸气和阻隔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同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同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日志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芦苇基阻燃剂及阻燃环氧树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