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极耳胶黏剂及极耳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3629.9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5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叶志斌;李俊;刘锋;周宗增;曾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永创翔亿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77/452 | 分类号: | C08G77/452;C08F220/18;C08F220/06;C08F220/20;C08F220/56;C08F220/40;C09J183/10;C09J7/25;C09J7/30;H01M50/531;H01M50/59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薛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压 电解液 共聚物 极耳胶黏剂 胶带 | ||
1.一种用于极耳胶黏剂的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的结构为: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无规-丙烯酸丁酯-无规-丙烯酸-无规-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无规-双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无规-丙烯酰胺丙基异丁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由以下制备方法制得: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和双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在引发剂和溶剂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获得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无规-丙烯酸丁酯-无规-丙烯酸-无规-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无规-双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无规-丙烯酰胺),再加入氨基丙基异丁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进行转酰胺反应,获得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无规-丙烯酸丁酯-无规-丙烯酸-无规-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无规-双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无规-丙烯酰胺丙基异丁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共聚物;所述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双环戊二烯基丙烯酸酯和氨基丙基异丁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重量比为(2-10):(0.1-3):(0.1-1):(0.1-1):(0.1-2):(0.1-2):(0.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000-1000000,分子量分散系数为1.5-3.0。
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在制备耐电压耐电解液胶黏剂中的应用。
4.一种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和固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电压耐电解液共聚物和固化剂的质量比为(30-100):(1-5)。
6.一种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附着在所述基膜反面上的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黏剂以及附着所述基膜正面上的隔离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膜为聚酰亚胺薄膜。
8.制备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将非硅隔离剂涂布在所述基膜的正面,然后加热干燥,制得隔离层;
将所述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黏剂涂布在所述基膜的反面,然后加热干燥,制得极耳胶黏剂层,即得所述耐电压耐电解液极耳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永创翔亿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永创翔亿电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62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