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3766.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0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鲜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研中鉴(北京)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G01S19/03;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麦汇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4 | 代理人: | 郭童瑜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沉降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涉及建筑物监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围绕待测建筑物设置监测点;在每个监测点安装检测模块;通过与检测模块连接的后端平台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还包括监测模块、计算模块、对比模块、倾斜模块和报警模块,报表模块用于规整检测数据、实时差值和倾斜度数据,并输出实时表报或历史报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数据的精度,能够通过检测数据,即被测建筑的沉降量,实时的反应出被测建筑的真实状况,从而提高施工等的安全性;并且通过本系统,相比人工的手动检测,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劳动,也使得检测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使得人工成本大大降低;最终达到使整体装置的实用性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会给周围建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为了确保建筑物在改造施工期间的结构安全,根据建筑现场环境情况以及建筑物改造过程的安全等级,使改造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变形控制在要求可控范围数据以内,从而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
目前的检测方法有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以及利用GPS进行定位监测等,但以上的方式在监测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
1.人工监测通常为定期进行检测,人工成本高并且精度较低,而且不能够实时进行检测;
2.而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监测,其设备较为昂贵。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物沉降监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围绕待测建筑物设置监测点;
在每个监测点安装检测模块;
通过与检测模块连接的后端平台对检测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围绕待测建筑物设置监测点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实现:
围绕待测建筑的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或外墙每10m-20m处或每隔2根-3根柱基的位置设置监测点;
观察待测检测附近其他建筑物状况,在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或纵横墙交界处的两侧设置监测点;
围绕待测建筑的建筑裂缝、后浇带两侧、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或地质条件变化处两侧设置监测点;
对于宽度大于或等于15m、宽度虽小于15m但地质复杂、膨胀土、湿陷性土地,在承重内隔墙中部及室内地面中心与四周设置监测点;
待测建筑邻近堆置重物处、受震动显著影响处及基础下的暗浜处设置监测点;
待测建筑的框架结构及钢结构的每个或部分柱基上或沿纵横轴线上设置监测点。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每个监测点的前后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得出实时差值;
将实时差值与预设的对比值进行对比,若实时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对比值,则输出报警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以下公式计算被测建筑的倾斜度:α=(Sa-Sb)/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研中鉴(北京)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中研中鉴(北京)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3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及其金属带纵包装置
- 下一篇: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大型板构件质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