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气体收集与循环实现自养反硝化强化脱氮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94696.2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8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臻;高歆婕;王诗然;丁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38;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气体 收集 循环 实现 自养 硝化 强化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通过气体收集与循环实现自养反硝化强化脱氮的方法,该方法所用装置包括气体收集与循环装置(1),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生化池(2),沉淀池(3)以及连接的PLC控制器(4);
恶臭气体由气体收集与循环装置(1)分别收集格栅集气罩(1.1),厌氧池集气罩(1.2),沉淀池集气罩(1.4),贮泥池集气罩(1.5)内的气体,并通过抽气泵(1.7)进入集气管(1.6)通入缺氧池(2.3),缺氧池产生气体进入缺氧池集气罩(1.3),可通过抽气泵(1.7)进入集气管(1.6)实现气体循环,或通过放空管(1.8)排出,以及通过空气管阀门(1.9)通入好氧池(2.2);
污水进入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生化池(2),依次经过厌氧池(2.1),好氧池(2.2)和缺氧池(2.3)随后出水,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生化池(2)内设有搅拌器(2.4)、曝气装置(2.5)、变频鼓风机(2.6);随后出水进入沉淀池(3),污泥分别通过潜污泵(3.1)回流至厌氧池(2.1)与缺氧池(2.3)剩余污泥排至贮泥池(3.2);
PLC控制器(4)由自控箱(4.1)与电脑(4.2)连接,控制自控阀门(4.4)、空气管阀门(1.9),变频鼓风机(2.6)、抽气泵(1.7),通过在线检测设备(4.3)检测溶解氧,氨氮,硝氮与总氮浓度;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的启动:以市政污水处理厂污泥作为接种污泥,以市政污水为原水;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其中厌氧池3h,好氧池3h,缺氧池6h;回流至缺氧池的阀门关闭,好氧池的DO为2-3mg/L;待好氧末端氨氮浓度<5mg/L,并稳定维持5天以上则认为硝化阶段启动成功;进入内源反硝化启动阶段,开启回流至缺氧池的阀门,当出水硝氮与亚硝浓度之和<5mg/L,回流至缺氧池的污泥量为进水量的50%;当5mg/L≤出水硝氮与亚硝浓度之和≤10mg/L,回流至缺氧池的污泥量为进水量的100%;出水硝氮与亚硝浓度之和>10mg/L,回流至缺氧池的污泥量为进水量的150%,待出水总氮浓度小于15mg/L,并稳定维持5天以上则认为内源反硝化阶段启动成功;
(2)气体收集与循环装置的启动:格栅集气罩,厌氧池集气罩,沉淀池集气罩,贮泥池集气罩相互连通,收集连通集气罩内的臭气,当连通的集气罩内H2S浓度>100mg/m3则开启抽气泵将含H2S与CH4的臭气通入缺氧池,当连通的集气罩内H2S浓度≤40mg/m3则停止抽气泵;缺氧池集气罩单独设立,当缺氧集气罩内H2S浓度≤0.03mg/m3,直接排入大气;10mg/m3>缺氧池集气罩内H2S浓度>0.03mg/m3,则将缺氧池的抽气泵开启进行气体循环;缺氧池顶部集气罩内H2S浓度≥10mg/m3,则开启通入好氧池的空气管阀门,当通入气体后出水硝氮与亚硝浓度之和小于10mg/L时,表明向自养反硝化启动成功;
(3)自养与异养耦合脱氮的控制: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生化池与气体收集与循环装置启动成功后,污泥浓度控制在3000-5000mg/L,连续流厌氧/好氧/缺氧生化池水力停留时间12h,其中厌氧池3h,好氧池3h,缺氧池6h;当好氧末端氨氮浓度<1mg/L,好氧池的DO控制为至0.5-1mg/L;好氧末氨氮浓度≥1mg/L同时≤5mg/L时,控制好氧池的DO为1-2mg/L;好氧末氨氮浓度>5mg/L,好氧池的DO为2-4mg/L;当出水硝氮与亚硝浓度之和<10mg/L,当连通的集气罩H2S浓度高于100mg/m3时开启抽气泵,H2S浓度低于40mg/m3停止抽气泵,间歇的将臭气通入缺氧池;当出水硝氮与亚硝浓度之和≥10mg/L,则抽气泵保持开启状态,连续通入恶臭气体,同时分别向厌氧/好氧/缺氧池投加填充比为10-20%的厌氧氨氧化填料,增强自养脱氮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69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