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药黄酮类抗甲型流感病毒KA系列药物及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1194753.7 申请日: 2021-10-13
公开(公告)号: CN113948162A 公开(公告)日: 2022-01-18
发明(设计)人: 李劲涛;袁闻浚;王小利;贾润清;王丽;王明连;杨怡姝;李长硕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16C20/64 分类号: G16C20/64;G16C20/50;G16C20/20
代理公司: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代理人: 刘萍
地址: 100124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中药 酮类 抗甲型 流感病毒 ka 系列 药物 应用
【说明书】:

中药黄酮类抗甲型流感病毒KA系列药物及应用,涉及中药材生物活性检测技术领域。应用分子对接技术发现KA系列药物与H1N1病毒的HA、NP、NA均有一定程度的结合,再从细胞水平研究药物的体外药效,发现KA‑108、KA‑110、KA‑20有较好的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随后通过分子水平的BIAcore SPR分析技术和生化水平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实验发现KA‑108能够与病毒的HA产生相互作用;KA‑110的作用靶点是HA和NP;KA‑20对病毒的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最后得出结论,KA‑108、KA‑110、KA‑20,是对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很好的抗病毒候选者,从而对中药中的抗病毒药物品类进行了补充,为人类抗击甲型H1N1流感病毒提供了一种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生物活性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中药黄酮类抗甲型流感病毒KA系列药物的筛选及应用。

背景技术

上世纪暴发了4次世界大流感,其中有2次是由H1N1病毒引起的。H1N1属于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甲型流感病毒属(InfluenzaAvirus)的一个亚型,该病毒极易发生抗原变异,而其他的流感病毒变异性较弱,因此甲型流感病毒最常见且毒力大,人类通常也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病毒抗原转变后易导致世界性的流感大暴发,每年全球因感染流感而死亡的人数高达25-50万。因此,研究开发有效的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已是国内外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

H1N1病毒的囊膜上有2种纤突糖蛋白:棒状的血凝素蛋白(hemagglutinin,HA),由同源三聚体组成;蘑菇状的神经氨酸酶蛋白(neurominidase,NA),由同源四聚体组成。血凝素(HA)与神经氨酸酶(NA)是甲型流感病毒最重要的2种抗原,在流感病毒的生活周期中,HA与宿主细胞表面的唾液酸受体结合,介导病毒通过内吞进入宿主细胞及随后的低pH诱导的内质体膜融合。NA则负责在病毒感染末期移去细胞受体末端与HA结合的唾液酸,帮助新生病毒粒子释放和迁移,防止病毒聚集。

目前上市药物主要为病毒的离子通道阻断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达菲),这些药物容易使流感病毒变异产生耐药毒株,临床应用中也报告出现多例不良反应症状。我国医药学治疗感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中药具有作用靶点多以及不容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小、可以长期使用等特点和优势,在新型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研发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是一类生物活性很强的化合物,并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数量列为天然酚类化合物之首,主要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黄烷酮类等,广义的范围还包括查耳酮、嗅酮、异黄烷酮及茶多酚。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过敏、抗糖尿病并发症等。

专利从中药中筛选抗甲型H1N1病毒的药物,增加医生和病患对抗流感病毒中药的选择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究查阅总结多篇文献,确定需要进行实验筛选的药物,再通过分离提纯获得药物,然后从计算机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和生化水平研究药物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验证药效,最后筛选出效果良好的抗甲型H1N1流感中药。

8种天然黄酮类药物代号与来源

通过分子水平的BIAcoreSPR分析技术和生化水平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实验结果发现,KA-108能够与病毒的HA产生相互作用;KA-110的作用靶点是HA和NP,但是和NP的相互作用明显强于HA;KA-20对病毒的NA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分子对接的结果与细胞实验及分子、生化水平的实验结果有一致性:细胞实验证实有抗病毒作用的三种药物中,分子对接结果显示KA-108与HA结合程度最高,与BIAcore结果一致;而在与NA结合中,KA-20与NA结合程度最高,与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筛选实验结果一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4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