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气凝胶隔热和相变控温的光伏-热电耦合发电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5198.X | 申请日: | 2021-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15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陶于兵;何源;于晓琨;叶豪;吕邹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0525 | 分类号: | H01L31/0525;H01L31/052;H02N11/00;H02S10/10;H02S10/3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凝胶 隔热 相变 热电 耦合 发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凝胶隔热和相变控温的光伏‑热电耦合发电系统及工作方法,该耦合发电系统由气凝胶隔热层、光伏电池、相变材料控温层、隔热转轴、热电元件、热沉以及电动机组成;本发明通过电动机驱动耦合发电系统转动,实现发电系统24小时连续高效发电;白天光照期,带有气凝胶隔热层的光伏电池面向天空,利用太阳能实现光伏发电,相变储热和温差发电等功能;夜晚非光照期,电动机驱动发电系统翻转,热沉端面向天空,利用相变材料储存的热量和热沉表面的辐射制冷,实现热电材料持续高效发电的功能;本发明集合气凝胶的隔热作用,相变材料的储热/控温作用和夜晚天空的辐射制冷作用,可实现太阳能的高效利用,显著提升光伏‑热电系统的发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半导体温差发电、相变储能及辐射制冷等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气凝胶隔热和相变控温的光伏-热电耦合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和化石能源短缺问题的加剧,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步替换化石燃料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太阳能作为目前最具可再生和发展潜力的能源之一,其高效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利用光伏电池的光电效应实现光-电转换,是目前太阳能利用领域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光伏发电技术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20%左右,剩余80%的太阳辐射能在光伏电池内转换成热量,这部分热量如果不能合理管理利用,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而且会引起光伏电池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光伏发电效率降低。相变材料通过固-液相变可以实现储热和控温的作用,将相变材料引入光伏电池表面的控温,可以有效率降低电池表面温度,提升光电转换效率。为了充分利用相变材料储存的热量,在相变材料的另外一侧耦合热电转换器件,形成光伏-相变材料-热电耦合发电系统,使相变材料储存的热量在无光照期,通过热电元件进行温差发电,可以显著提升太阳能的利用率。
光伏-相变材料-热电耦合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维护方便、发电效率高等优点,在太阳能高效利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光伏-相变-热电耦合系统,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在白天光伏表面散热严重,大量太阳辐射能没有被相变材料储存,而是散失到空气中,造成能源浪费;在夜晚由于光伏表面的散热作用,相变材料储存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大部分热量通过光伏电池表面散失,通过热电元件的热流量非常低,造成发电量降低;此外,夜晚地表温度较高也会引起热电冷端的散热性能降低,造成热电效率下降。上述问题,造成白天的太阳辐射能不能充分利用,夜晚热电元件发电效率低,甚至不发电的问题,无法实现热电转换系统的24小时连续高效发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传统光伏-相变-热电耦合发电系统的设计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气凝胶隔热和相变控温的光伏-热电耦合发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通过气凝胶的隔热作用来阻止太阳辐射能的损失,提高太阳能利用率;通过电动机驱动的翻转结构,在夜晚使热沉散热端面向天空,利用辐射制冷降低热沉表面温度,提升热电器件的发电效率。该系统具有发电效率高、太阳能利用率高、可实现24小时连续发电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凝胶隔热和相变控温的光伏-热电耦合发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凝胶隔热层1、光伏电池2、相变材料控温层3、隔热转轴4、热电元件、热沉7和电动机8;其中,热电元件由陶瓷层5和位于陶瓷层5之间的热电引脚6组成,气凝胶隔热层1覆盖且固定在光伏电池2的受光面;相变材料控温层3固定在光伏电池2和热电元件的的热端之间,热沉7覆盖且固定在热电元件的冷端表面,隔热转轴4的一端穿插并且固定在相变材料控温层3的内部,另一端和电动机8相连。
所述气凝胶隔热层1表面积和光伏电池2的受光面表面积相同,采用隔热性能好,对太阳光谱透过率高的材料,起到隔绝光伏电池表面向外界散热的作用。
所述光伏电池2为GaInP/GaInAs/Ge三结砷化镓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1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