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5800.X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8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李红;张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致同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C04B2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老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34 | 代理人: | 葛瑛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杨***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缝隙 修复 渗漏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缝隙防渗漏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该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S1在缝隙一端开设灌注坑:在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开设灌注坑,灌注坑位于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上端,灌注坑呈对称的弧形状,在灌注坑上侧内壁留有密封凸缘;S2在灌注坑上部开设防渗漏槽;S3灌注修复料;S4填铺防渗漏层。通过灌注坑、防渗漏槽的配合作用,使得施工分两步进行,提高施工效果,不同步骤采用不同原料,能够显著提高修复后混凝土的防渗漏性能;通过封闭内凹槽等结构的设置,从物理结构上阻隔渗漏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隙防渗漏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水泥混凝土:是指由水泥、砂、石等用水混合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混凝土裂缝是由于混凝土结构由于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物理结构变化,而裂缝是混凝土结构物承载能力、耐久性及防水性降低的主要原因。
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方式,修复后容易渗漏,从内部造成腐蚀损坏,减少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混凝土裂缝施工方式,修复后容易渗漏,从内部造成腐蚀损坏,减少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该混凝土缝隙修复及防渗漏处理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S1在缝隙一端开设灌注坑:在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开设灌注坑,灌注坑位于两侧缓凝土结构之间的缝隙上端,灌注坑呈对称的弧形状,在灌注坑上侧内壁留有密封凸缘;
S2在灌注坑上部开设防渗漏槽:在缓凝土结构的外表面开设防渗漏槽,防渗漏槽位于灌注坑远离缝隙的一侧,且防渗漏槽、灌注坑之间位置对应,在防渗漏槽的两端部向缓凝土结构一侧开设封闭内凹槽;
S3灌注修复料:在灌注坑内嵌入灌注嘴,灌注嘴插入缝隙内,向灌注嘴内灌注修复料,修复料渗入缝隙内,将缝隙填充满,将灌注嘴取出,继续灌注修复料直至修复料将灌注坑填充满,且修复料上端与密封凸缘上端平齐,待修复料凝固;
S4填铺防渗漏层:在凝固后的修复料铺设防渗漏层,防渗漏层填充满防渗漏槽、封闭内凹槽,对防渗漏层压实,在防渗漏层与防渗漏槽之间的衔接处注入防水胶,对防渗漏层喷淋水,每8-10小时一次,连续喷淋3天即可。
优选的,所述密封凸缘为向灌注坑内部凸出的块状,且密封凸缘与灌注坑的边线一端部相交。
优选的,所述防渗漏槽在缓凝土结构外表面上开设的深度相同。
优选的,在灌注坑的内壁上预先打磨处理,通过磨砂机,将灌注坑内壁表面打磨,使得粗糙度Ra≤0.8mm。
优选的,在打磨后的灌注坑内壁上均匀凿小孔。
优选的,所述小孔的孔径设定为0.6-1cm,小孔的深度为2-4cm,且相邻小孔之间圆心距为4-10cm。
优选的,所述小孔为内部直径大外部直径小的中空圆台状,所述小孔的最大直径为1-1.2cm,最大直径为0.4-0.8cm。
优选的,所述修复料的原料为玻璃纤维丝、水泥、石子、环氧树脂胶和水,且按照质量比重分别为玻璃纤维丝10-12份、水泥30-40份、石子20-22份、环氧树脂胶6-10份和水24-3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致同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致同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58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