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工控黑盒软件的多样化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7067.5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明;李顺斌;李铮;卫今;王肖孟;金燕山;侯飞龙;张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之江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G06F8/41 | 分类号: | G06F8/41;G06F8/53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孙孟辉 |
地址: | 310023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黑盒 软件 多样化 构造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工控黑盒软件的多样化构造方法,步骤分为反编译阶段和多样化编译阶段,在反编译阶段对工控黑盒软件进行反编译,生成与工控黑盒软件等效的中间表示,继而反编译为高级语言表示,在多样化编译阶段基于多样化编译工具链,对工控黑盒软件进行多样化加固,将所述高级语言表示编译为多样化执行体,从而为拟态防御技术提供多样性支撑。本发明能够为拟态防御技术提供基础技术支撑,采用ELF文件格式使得整体工控黑盒软件描述十分灵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面向工控黑盒软件的多样化构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逐渐进入了工业4.0时代。近年来,工控安全的问题日益严峻,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漏洞广泛存在于软件中。工控软件往往开发时间早,使用周期长。在研发的早期,往往工控软件的开发人员更加侧重于工控软件的工程化实现,而忽略了软件安全问题,因此,工控软件相对于应用软件存在更多的安全问题。
传统的安全防御手段采用了一种事后弥补的方式来修复软件漏洞。然而,在漏洞发现之前,攻击者有可能对核心工控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危害。
拟态防御技术是一种新型主动防御技术,打破了传统防御技术中被动防御问题。在允许漏洞存在的前提下,可通过动态、冗余、异构等拟态防御技术来阻断攻击载荷的攻击,从而导致攻击者的攻击行为失效。
为了将工控软件进行拟态化改造,需要解决工控软件的异构性问题。传统的二进制重写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该问题,然而,直接对二进制文件进行重写将会面临代码和数据的分离、间接控制流分析、畸形代码、混淆等问题。采用静态的二进制重写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即使能够成功重写,插装等技术也会极大影响性能。
现有传统反编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软件逆向技术,被安全公司用来进行恶意代码检测,加上工控软件又具有文件格式种类繁多、处理器架构异构度高、编程语言多样、操作系统、编译器等基础软件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传统逆向分析技术往往与软硬件平台具有紧密耦合性,为反编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推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多样化编译技术能够基于源代码,生成功能等价、表征不同的执行体。然而,绝大多数工控软件由于年份过久或保密性问题,并不能提供源代码,对工控软件的拟态化改造和安全性加固造成了阻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工控黑盒软件的多样化构造方法,首先对工控黑盒软件进行反编译,生成与黑盒软件等效的中间表示,继而反编译为高级语言表示;然后基于多样化编译工具链,将反编译的高级语言表示编译为表征不同的执行体,从而为拟态防御技术提供多样性支撑。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向工控黑盒软件的多样化构造方法,分为反编译阶段和多样化编译阶段,首先在反编译阶段,对工控黑盒软件进行反编译,生成与工控黑盒软件等效的中间表示,继而反编译为高级语言表示,然后在多样化编译阶段,基于多样化编译工具链,对工控黑盒软件进行多样化加固,将所述高级语言表示编译为多样化执行体。
进一步的,所述反编译阶段,具体包括以下过程:
首先是反汇编过程:对工控黑盒软件进行反汇编,将可执行二进制文件转换为汇编语言表示;
然后是低阶反编译过程:基于反汇编得到的汇编语言,通过低阶反编译转换为中间表示;
接着是高阶反编译过程:通过高阶反编译将中间表示转换为高级语言表示形式。
进一步的,所述工控黑盒软件采用ELF文件格式。
进一步的,在低阶反编译过程,采用若干不同的静态分析方法对汇编语言进行处理,静态分析方法包括指数分离、指令解码、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通过签名的方式删除工控黑盒软件在反编译后包含的静态链接代码;解析经控制流分析得到与硬件平台相关的跳转指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之江实验室,未经之江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70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