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碳、催化剂载体以及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7803.7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宇楠;井元瑠伊;大西智弘;横井俊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C01B32/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周宏志;刘晓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催化剂 载体 以及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多孔碳,其特征在于,
BET比表面积是1100~2000m2/g,
总细孔容积VPT是1.0~10.0m3/g,
孔径为3nm以上且6nm以下的细孔的细孔容积VP3~6nm是总细孔容积VPT的20~50%,
孔径大于6nm且为20nm以下的细孔的细孔容积VP6~20nm是总细孔容积VPT的1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碳,其特征在于,
平均细孔直径是3~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孔碳,其特征在于,
平均一次粒子直径是30~200nm。
4.一种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
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碳构成。
5.一种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包括:
(a)制作包括二氧化硅粒子连结为链状的链状二氧化硅、碳源以及造孔剂在内的原料分散液;
(b)以获得碳源聚合物的方式将所述碳源在所述造孔剂的存在下聚合,并在所述链状二氧化硅的表面配置所述碳源聚合物和所述造孔剂来获得复合体;
(c)烧制所述复合体来使所述碳源聚合物碳化,并且除去所述造孔剂来获得复合体碳化物;以及
(d)从所述复合体碳化物中除去所述链状二氧化硅来获得多孔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氧化硅粒子的平均粒径是3~50n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链状二氧化硅的平均长度是15~120nm。
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源是糖醇。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造孔剂是1,3,5-三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78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