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脱敏方法、联邦学习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8377.9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宝;杨燕明;高鹏飞;郑建宾;欧阳琛;周雍恺;杨阳;金灵;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G06F2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操寒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方法 联邦 学习方法 系统 | ||
1.数据脱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数据库中的多个样本导入数据脱敏环境,所述样本包括样本标识及其样本特征;
在所述数据脱敏环境中,利用数据脱敏算法对每个所述样本的所述样本标识进行加密,并对导入所述数据脱敏环境的多个所述样本进行混淆处理,以实现所述样本的去标识化;
其中,去标识化后的所述样本标识及其对应的所述样本特征仍具有映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脱敏算法采用不可逆的加密算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脱敏算法采用HMAC算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数据脱敏算法对每个所述样本的所述样本标识进行加密,还包括:
利用所述数据脱敏算法并使用不同的数据加密密钥按批次地对导入所述数据脱敏环境的多个所述样本进行加密;
其中,每一批次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样本,且不同批次的所述样本对应于不同的所述数据加密密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脱敏环境由具备TEE功能的服务器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脱敏环境由硬件加密机实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加密密钥在所述硬件加密机中生成并保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去标识化后的所述样本导入联邦学习平台进行安全求交运算和/或联合建模。
9.基于数据脱敏方法的联邦学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合作方在自身环境中各自部署相同的数据脱敏环境;
所述多个合作方共同协商统一的数据脱敏算法,并在所述数据脱敏环境中生成及部署所述数据脱敏算法;
所述多个合作方将各自数据库中的多个样本导入各自部署的所述数据脱敏环境中,每个样本包括样本标识及其样本特征;生成及部署
所述多个合作方在各自部署的所述数据脱敏环境中同步数据加密密钥,利用所述数据脱敏算法并使用所述数据加密密钥对各自数据库的多个样本进行去标识化处理;
所述多个合作方分别将去标识化后的所述样本导入联邦学习平台,以进行安全求交运算和/或联合建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脱敏环境由具备TEE功能的服务器实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合作方共同协商统一的数据脱敏算法,还包括:
所述多个合作方通过TEE远程认证功能验证其他合作方的运算环境安全性,并在验证通过后创建TEE安全信道;
基于创建的所述TEE安全信道,利用TEE测量功能互相验证其他合作方部署的数据脱敏算法是否符合约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合作方在各自部署的所述数据脱敏环境中同步数据加密密钥,还包括:
所述多个合作方通过所述TEE安全信道协商传输数据加密密钥。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脱敏环境由硬件加密机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37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石坝面板防裂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壤污染快速监测设备与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