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98878.7 | 申请日: | 2021-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段涛;焦扬;金国栋;陈新喜;徐勇;李赟;杨尊林;余少乐;戚陈悦;张琨;吴光辉;梁科文;郭磊;李超;孙杰;张峰;吴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17/02;E02D15/02;E02D29/045;E02D29/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邻 基坑 同步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待形成的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相连通且所述第一基坑的底部标高低于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部标高,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于待形成的所述第一基坑和所述第二基坑之间施工形成中隔墙;
提供若干混凝土撑,开挖待形成所述第一基坑的区域,并沿开挖的深度由上至下于中隔墙和与中隔墙相对的第一基坑的侧壁之间支设若干道混凝土撑;
提供若干钢支撑,开挖待形成所述第二基坑的区域,并沿开挖的深度由上至下于中隔墙和与中隔墙相对的第二基坑的侧壁之间支设若干道钢支撑;
于所述第一基坑内对应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面的位置浇筑形成第一楼板,于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部浇筑形成第二底板;
拆除所述第二基坑中位于最顶部的钢支撑下方的若干道钢支撑,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面且靠近所述第二基坑的侧壁的位置浇筑形成防护墙,所述防护墙的顶面与所述第二基坑的顶部平齐;
提供若干斜撑,将若干斜撑倾斜地支撑于所述防护墙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将位于最顶部的所述钢支撑拆除,于所述防护墙对应位于最顶部的钢支撑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注浆层,所述注浆层的侧面与所述防护墙对应的侧面平齐;
拆除所述中隔墙高于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面的部分,并拆除若干道所述混凝土撑,于所述第一楼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接驳段,从而连接所述第一楼板和所述第二底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最顶部的钢支撑之间以及最顶部的钢支撑的下方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防护墙,使得所述防护墙对应最顶部的钢支撑的位置形成向下凹陷的凹坑;
将若干斜撑倾斜地支撑于所述防护墙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且所述斜撑与位于最顶部的钢支撑的平齐;
拆除最顶部的钢支撑,并于对应所述凹坑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注浆层,所述注浆层的侧面与所述防护墙的侧面平齐且所述注浆层的顶面和所述防护墙的顶面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工形成所述第二底板前,还包括:
于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部浇筑形成第二垫层,于所述第二垫层的顶部浇筑形成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部与所述第一楼板的顶部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面靠近所述中隔墙的位置向下凹陷形成凹坑;
提供若干加强筋,将若干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凹坑中,进而于所述凹坑和所述第二基坑的底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第二垫层,所述加强筋埋设于所述第二垫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若干植筋,将若干所述植筋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垫层的顶部,将所述植筋靠近所述中隔墙的端部锚固于所述中隔墙内;
浇筑形成所述第二底板,所述植筋埋设于所述第二底板中,使得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中隔墙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供若干接驳筋,将若干所述接驳筋间隔设置于所述植筋的顶部;
于所述第二垫层的顶面且对应所述植筋和所述接驳筋的位置浇筑形成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对应所述接驳筋靠近所述中隔墙的端部的位置向下凹陷以形成凹槽,所述接驳筋通过所述凹槽向外露出,以供与所述第一楼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邻基坑的同步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待形成的第一楼板的位置设置钢筋笼,对应所述钢筋笼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第一楼板,所述第一楼板的端部和所述中隔墙之间具有缝隙,所述钢筋笼部分凸伸出所述第一楼板的端部以形成凸伸段,于所述第一楼板和所述中隔墙之间浇筑形成换撑带,使得所述凸伸段埋设于所述换撑带中,进而拆除所述中隔墙;
凿除所述换撑带,以露出所述凸伸段,进而将所述凸伸段和接驳筋固定连接,进而于所述凸伸段和所述接驳筋对应的位置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接驳段,从而连接所述第一楼板和所述第二底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9887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